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第三十二章(1/3)
正月十五,山寨界牌岭的贺家祠堂门前,悬挂起长长的鞭炮,却没有点响。贺举人坚持要放鞭炮。章校长知道山下有鬼子,建议等打败了日寇那天一块放。结果是聪明的大管家贺老七提出折衷方案:将这一长串小红辣椒样儿的鞭炮在大门口挂它半天儿,增添喜庆的气氛,然后再收起来,免得它象机关枪似的一响,招惹日本兵上山。
前几天,贺家祠堂已经敞开大门,由大管家领着乡亲们进来参观“字纸”和散发香味的白樟木课桌。今天开学,贺举人亲自到场,给章校长作揖,算是代表本村本寨、贺氏宗族,把子弟们“拜托”给老师了。然后,东家几升苞谷,西家几尺土布,南家几两灯油,北家几个竹凳,再给孩子洗个猫脸儿,用珍藏的红头绳在脑瓜顶上扎个揪髻儿,由阿爸阿妈领着,毕恭毕敬地走进祠堂学校,揿着孩子的脑袋,给章校长“咚咚咚”的磕三个响头,就算拜了师傅啦。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贺举人声调朗朗地说罢,大管家就把事先写好的章树人的红纸名帖,一张张的捧给学生家长,叫他们“请”回家中,在那“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前,也受一份儿香火。
没想到呵,这穷乡僻壤,无知的山民们,却敬师如斯!晚上,章树人兴奋非常,围坐在炭火盆旁边,对李长辛和萍萍说:“我反复思索,只能求得一个答案: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是长久的文化传统。战乱也罢,寇兵匪也罢,怎么祸害,也斩不断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啊!”
当时,孩子们挨个儿给师傅磕响头,“咚”的一声,便能震落章校长一滴泪珠……
他获得了极大的安慰与满足。好象大半年来颠簸流离之苦,背书上山之劳,几遇兵寇之惊,深浸肺腑之病,都在这三十多名小学生磕响头声中一扫而光!
他亲自登台讲课,从小学一年级的“1234……”和“小猫来,小狗来,小白兔也来”讲起,竟然是红光满面,书声琅琅,腿脚有劲,腰板笔挺,一次也没有咳嗽。
可是,章校长夜间仍然咳嗽,有时还要坐起身来哮喘半个小时,那“哈——呼,哈——呼!”的喘气声,刺痛着义女萍萍的心。
“李叔叔,快想法给爸爸治病吧!”
在章校长去教室讲课的时候,萍萍多次恳求李长辛。其实,李长辛向大管家也提过多次了。可惜本村寨的两位“郎中”,只会烧符化水、打鬼驱邪,连工友李长辛都不相信,怎么能叫他们来折腾校长哩!
李长辛在村民家里寻觅到了一点花椒。他小时候随师习武,见过老教头用花椒水泡脚,据说可以祛寒、疏通血脉。他就叫萍萍每晚煮一盆花椒水,请章校长烫过脚之后睡觉。这个偏方对他的哮喘病并非毫无作用——虽然不是对症下药,但睡前烫脚确实可以活血和安神。更重要的是心理作用。懂些医学知识的章树人和天真无知的章丽萍都得到了安慰。给予义父的慰藉,偏重于感情方面;给予义女的慰藉,主要是产生了希望。
从此,对于给爸爸治病,萍萍不再是“束手无策”了。拉着风箱煮花椒水的时候,她也能举一反三、浮想联翩……烫脚,前半夜,爸爸果然睡得平稳多了!一定是因为两只脚热乎乎的,睡得香甜,就不咳嗽。后半夜又咳嗽,一定是因为脚底下又凉了。能在半夜里再给爸爸烫一次脚吗?……不能!那就打断了他的觉儿……怎么才能暖热爸爸的脚呢?
这天晚上,萍萍把自己的被褥搬到了义父床上,坚持要“打横头”睡在爸爸脚下。章树人拗她不过,眼见着女儿要下跪了,才答应她这样睡。夜半,萍萍解开衣衫,悄悄地把义父的脚抱在怀里暖着。章树人只能假装睡着了,毫无反应的由她去摆弄……但他心里却掀起了波澜,怎么睡得着!……由于醒着,这一夜他果然很少咳嗽,也没有坐起来哮喘。他完全觉得出,萍萍先把这双脚贴在自己的肚子上,过了许久,大概是把肚皮贴凉了,她又把这双脚挪到了自己的胸脯上。……章树人的心震颤了!虽说是父女之情,萍萍也是个十六岁的大姑娘啦……他忽然想起哈玉在三岔时“密报”的一些事——既是她亲眼所见,也是萍萍偷偷告诉这位大姐姐的:自从韩太太死后,独眼龙便“带”着萍萍睡在一张床上,百般凌辱,还不准哭,不准说。虐待的办法,并非在那马蹄形院子里当众打手板,而是……哈玉和刘菊淡看见的,萍萍胸脯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然而,这孩子,今天却用她受伤的胸脯来给我暖脚,这怎么行!章树人必须把脚抽回来,魔鬼也不能踩着少女的乳房睡觉……可是,他发觉,萍萍已打着轻微的呼噜睡着了。紧抱着义父的双脚睡着了……
面对着这么多善良的人:决心以身报恩的李长辛和章丽萍,慷慨办学的贺举人,通情达理的大管家,敬重“字纸”的背书人,隔三岔五就来送灯油的家长,磕响头拜师傅的三十六名学生赤子……章树人呵你不能病倒!是呵,他只能强忍病痛,抖擞精神,认真讲课,传播文化,在这穷乡僻壤高举起一盏教育的明灯!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小学生们不仅普遍认识了五百个常用汉字,会给阿妈阿爸演算几斗几升稻谷的加减账,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撤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