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七章 惠明(1/2)
然而,陈婤还是将这征辽一事想得太过简单了。她以为杨广经过这么一次失利,至少会先休整几年再重新安排征辽,而事实则是刚回到洛阳城里,杨广就下令要大臣们准备下去,等到来年开春后,再赴辽东讨伐。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婤就算是再不懂这些军事,也觉得如此连连征战必然会惹得将士疲乏,百姓也不得安生。更何况这一路上从山东诸郡经过时,因为大旱之后又引起的疫病,导致饿殍遍野,饿死的病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
但是杨广此时根本听不进去这些劝阻:“这一次如果不是宇文述那个蠢货擅做主张,这场仗早就赢了!”
“就算如此,阿摐你看看我们回来的路上,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这么冷的天里他们没有吃的,也没有药……”
“够了!”杨广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陈婤的话语,“我已经下令让人放粮救济这些难民了,也派了太医去给他们看病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
陈婤还是头一回被杨广这么粗暴地打断,脸上的惊愕几乎难以掩饰。杨广也很快反应过来自己的语气不太好,于是抚了抚自己的额头,放缓了声音说道:“六娘,我知道你是在关心我,但我现在需要的只是一场胜利。只要辽东打胜了,你想让我大赦天下或者是免去那些灾区的赋税,我统统都可以允你。”
说着,杨广将陈婤揽进自己的怀里:“六娘,别人都可以不相信我,但是我想连你也如此不信任我可以打下高句丽。”
即便无法抬起头来看到杨广的脸色,陈婤也知道她此刻的脸上,焦虑之情必然是再难掩盖住的。
她从来都知道她的阿摐是有着雄心壮志的,哪怕现在面对着各种内忧外患,他也不会轻言放弃。所以此时此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劝阻他,而是默默地等待着,无论他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会在他左右相伴。
等到来年二月,杨广下令让之前擅做主张的宇文述等人戴罪立功,带领三军再次进攻高句丽。这一次杨广依旧亲自带着大军前往了前线,而陈婤则选择留在了洛阳城里。
不过陈婤也没闲着,等到杨广出发后,她便带上翟令儿,一起前往大兴城里香火最为旺盛,同时祈福也是最为灵验的大兴善寺。
她虽然不能帮杨广出谋划策,但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她也想多为杨广做点事情,比如为这次征辽的事情祈福。
只是在进大殿之前,陈婤先来到了寺院后面树碑的地方——那里沉眠着的,是她和阿摐的旭儿。
娇穗和荣月上前帮她将贡品一一拿出来,一旁的令儿并不知道这里埋着的是谁,她也认不得墓碑上的那些字,但是看起来应该是对陈婤而言很重要的一个人,所以也没有闲着,一起帮忙摆放了起来。
说起来,陈婤并没有来大兴善寺看过旭儿很多回,一开始是因为她与杨广常年住在江都,极少有机会回到京城,后来则是两人间有意无意地回避着这个话题,唯恐好不容易抚平的伤疤再次被挑开。
但是此刻直到陈婤真的站在了这里,看着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墓碑,却发现自己已经快要记不起旭儿的模样了,心中虽然还有些淡淡的感伤,却
也再没了当日的痛不欲生了。
原来时间,真的能带走一切。陈婤不禁心中感慨万千,也许再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当她再看着这块墓碑时,心底可能连一丝涟漪都不会泛起了。
就在陈婤陷入沉思之际,一名僧侣前来浅浅行了一礼:“施主可是陈贵妃?”
陈婤闻言转过身来,只见这僧人面目清秀,手中还拿着一把扫帚,看样子正准备来扫去这墓碑旁的落叶呢。
陈婤只觉得他似曾相识,但一时间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于是说道:“正是。”
那僧人听到后微微颔了颔首,道:“小僧名惠明,俗姓陈,本浔阳王之子。”
一听到浔阳王的名号,陈婤就有了印象。当年陈国灭亡后,在入隋的路上这位浔阳王便因为疾病逝世了。而他膝下只得惠明这么一个子嗣,后来也就跟着诸位叔伯兄弟一起去了陇右。
只不过当年陈婤对于那么多陈国宗室并没有一一认过,所以对惠明的印象并不算太深。
“你怎么会在这里呢?”既然得知了惠明的身份,陈婤不由得感到奇怪,当初杨广一一安排了陈氏子弟的出路,惠明不是应该一同前去地方上赴任么,怎么会出现在这寺庙里,而且一看还是已经剃度过正式出家了。
惠明温和的一笑:“小僧在见过已故元德太子后,特地请太子准许小僧出家。”
陈婤闻言恍然,不过说是杨昭准许他出家的,但显然也是经过了杨广的首肯。不过对于惠明出家的事情,陈婤也没有觉得有多荒唐,毕竟陈国地处南方,一直处于佛教兴盛的状态,所以就是有王子皇孙出家为僧了,也从来不是什么稀罕事。
更何况恐怕对于惠明来说,如果不是陈国灭亡了,他说不定还会早就出家了呢。所以陈婤也不以为意,反而是难得遇上故人,尽管是之前并没有怎么接触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隋妃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