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李春香游山(1/3)
李春香开车来到了四马山风景区。这个风景区不是很大,因附近有一所HA县革命传统教育学院而火起来。今天是星期六,来游玩的人很多,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内还有一队为首举着红旗的学生,估计是某个大学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李春香将车停在四马山风景区的入口,买了门票,随着人流上了山。
山上有很多景点,小亭,既然来了,当然得到处逛逛,虽然没有大城市公园那样好看,但大自然的不饰雕琢的美却是远远胜过任何人工的风景,更令人向往是风景区清洁、清新的空气,让人陶醉,让人心旷神怡,有很多人拿着相机跟着游客,不时有意无着地拍一些在他们认为是有价值的照片。这是风景区的收入之一,这些摄影师拍下照片后,存入电脑上,游客离开时,如果喜欢,就以10元一张的价格索要,当然原件也可以传入你的邮箱里,前提是你得购买一张纸质照片。一般情况下,凡是来此游玩的旅客,都有照片底片留存于此。
李春香逛了一圈,便下山了,门口有一大间半露天的房子,里面摆满了电脑和打印机,索要照片的人很多。李春香等到人稍少的时候,进了露天房子。
“先生,有没有我的照片?”在其中一台电脑边,李春香问。
这台电脑前坐着的是一个看起来有40来岁的中年人,平头,显得很精神。他叫马军良,马房村人,和魏希存、马菊红认识。
“我看看!”马军良说。山上那些摄影师每隔半小时就回来一次,将底片复制到电脑上,以便让需要的人立即打印。
搜了一会儿,李春香看到了自己的照片。
“这就是我!”李春香说。
“小妹要打印吗?”马军良说。
“要,每样两张!”李春香说。
“好,你稍等。”马军良说。
一共有四张底片,每样两张,打印也花了好几分钟。
李春香看了看照片,这些照片,不论是从取景的角度,还是拍摄的艺术,还是相片的清晰度,都是不错的。
“很好,多少钱?”李春香说。
“每张10元,共80元!”马军良说。
李春香拿出一张一百元的钞票,说:“这是100元,你不用找,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你愿意回答吗?”
20元回答几个问题,这事当然划算。
“行,你问吧。”马军良说。
“大哥,贵姓?”李春香见马军良比自己大,便以大哥相称。
“免贵姓马,名军良,附近马房村人,这照相厅是我开的。”
马军良说。
“呵,马先生,你好,我……”
马军良说:“小妹,你还是叫我大哥吧,叫先生,听起来怪不自然的,好象我很老似的。”
李春香从小生在城市,称男的为先生,女的为小姐,除非是很熟的人才直接叫名字或者是称呼职务,她并不知道HA县马房村这附近一带的地方,对先生小姐之类的称呼很反感。
不过李春香年龄虽然不是很大,但在官场上混的时间可有是些年头,知道入乡随俗这个道理。
“呵呵,马大哥,我要问的这第一个问题就是,从法律的角度讲,这人的肖像权是受法律保障的,这里,没有经过人的同意,就拍摄游客的照片,这合适吗?”李春香其实也不是真的要和马军良说这个,她是想为一会儿问魏希存和马菊红的问题作一个铺垫。
“是有点那个,不过,在这里玩的人都想为自己留一个美好的回忆,当然,这底片可以根据游客的要求删除掉的。”马军良说,“小妹,你的底片要删除吗?”
“当然。”李春香说,她不想让人知道,他来过这里。
马军良删除了李春香的
底片后,说:“你还有问题吗?快问,一会儿有人来,我可就没有时间了。”
李春香拿出魏希存和马菊红的合影,“你见过这照片上的人吗?”
马军良接过照片一看,便说:“认得,这女的是我一个村的。叫马菊红,这男人的乡政府里的领导,在我们村蹬点,就住马菊红家。前几年他们俩经常来这里玩。这些照片还是我亲自己拍,当是我这里规模还小,我是一个人打点的,现在我请了人专门摄影。”
“这几张底片你电脑上保留没有?”李春香说。
“没有,当时就删除了,不过,我传了附件给魏干事。”马军良说。
“马大哥,你确定这底片或者是相片除魏希存和马菊红外,没有第三个人持有吗?”李春香说。
马军良说:“有啊!”
“谁?”李春香心里暗中一喜,知道了这个人,寄相片给市组织部的那个人不就不难找到。
“你啊,你不是持有他们的相片吗?”马军良说。
李春香哑然失笑,也有点火,不过却无话反驳,马军良说得一点没错。看样子,这马军良也不知道这照片里面的情况。不过,他会不会知道马菊红出走的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张培新李春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