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9章(1/2)
“哼!难得你还记得儒家的经典。《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小圣贤庄乃是天下读书人的心中楷模,我们如果不行教化之道,反而鼓动百姓动摇国本、忤逆君上,岂不是小人行径?”
见到张良与自己争辩,伏念不由的愈加生气。
“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君子之道在于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你说的不为难道就是不忠不孝?”
“《孟子尽心下》中教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的最重要的,这样才有国家社稷,才有君王!”
“你断章取义!难道你忘了《孟子·离娄上》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没有了伦理纲常,没有了社会秩序,又谈什么社稷国家,没有了社稷国家,又谈什么民众保障,谈什么民为贵?”
“师兄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圣贤祖师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在高位,如果不仁的人处在高位,那就是在让他祸害广大的民众。”
伏念从未是想到前些日子赵牧驾临小圣贤庄的时候,那场精彩的辩合之后,今日会在这里,自己与师弟展开一场更为激烈的辩论。
一场关乎儒家何去何从的辩论。他不由的握紧了拳头。
“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bcbf)政。我们小圣贤庄只负责研究学问,不问军国政治,身为读书人,不该对自己的君王妄加评论,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人只有自己招来灾祸。”
“那现在的百姓又做了什么伤害别人的事情,才会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你说说的处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正是与帝国对抗,妄图将百姓重新战乱当中的人!”
“治国之本,敬事而信,节用爱人。如果一个君王不能够爱惜自己的百姓,不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群众。秦,吞并六国,战争死伤无数,长平之战,就坑杀了四十万人!
而受战火屠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是在百万之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为诸侯,如果不仁,就能不够保住他的国家;身为君王,如果不仁,就不能够保住他的天下。”
张良依旧在强辩,伏念的怒火越来越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忘了后面还有两句,卿、大夫不仁,他的宗庙家族就会灭亡,百姓如果不仁,就会失去他的生命。”
张良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够了!
你刚才说什么?你要舍生取义?”
“我是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你要舍生取义,你要舍弃的究竟是自己的性命还是整个小圣贤庄的性命!天地君亲师,是儒家不可颠灭的伦理纲常,君臣有别,长幼有序,而你现在要做的是举兵造反!为整个儒家带来灭顶之灾!”
张良这种鱼死网破的态度彻底的激怒了伏念,他想到了远在岭南的师弟颜路,那样的环境,颜路带着一群弟子筚路蓝缕,为儒家开创未来,可在桑海这安稳的环境里面,竟然还有人在拖后腿!
“子房,你太让我失望了,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还是小圣贤庄的三当家?你的一举一动若是只代表你自己,我绝不会对于你的选择进行半点干涉。
可是,你的任何做法都是会被认为是儒家的举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第四百四十五章:逐出师门
伏念的话让张良沉默下来,伏念说的对,他张良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外人不可能是将他与儒家割裂开来,无论是赵牧还是项氏一族都是会将他的举动放大成为儒家的行为。
“你的师兄带着一群人在万里之外的岭南,每日面对着走错路都可能是会死掉的环境,来为儒家争得一席之地,可是你却还在他们的背后捅刀子。
你可曾对的起那些喊你一声三师公的弟子?你可曾对得起自己的二师~兄?
你说天下苦秦久矣,可是你真的看到了百姓对于帝国的态度吗?你真的看到了那些树民百姓在-过怎样的生活?
不,你看到的是你自己,韩国五代为相的张家;是楚国的权臣项氏一族;是燕国太子丹的墨家;是六国贵族失去的权力,唯独没有看到真正的百姓,这齐鲁之地到现在可曾真的是有什么庶民百_姓过的以往差?
子房,你从始至终为的都不是天下百姓,你为的是你自己的天下。”
“我没有!”张良突然猛地道。
但是面对着伏念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张良却是再度沉默下来。
“班大师和徐夫子带领墨家弟子入了咸阳宫,如果这个天下真的如你所说的那般不仁,那么班大师和徐夫子这曾经的反秦联盟的中坚力量为何选择了归顺帝国?
你应该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秦之吾为帝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