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528(1/1)
,不过并不是先锋军的一员,而是以计谋、卜算和术法相助。
在黄帝击败蚩尤之后,黄帝再次去见广成子请教为帝之法,而这段也是题记里面重点说明的。此次见广成子的时候,黄帝向广成子说:自己想要学得“至道”,以“至道”的力量取天地之精华,让五谷丰登以养民众。执掌天地间的阴阳,让众生舒适安居。但是广成子训斥他说,虽然他这样的行为看起来似乎是为了万民福祉,实则是贪婪而狭隘的私心。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会让云气无法聚集成雨、草木不到时节而干枯,日月之光变得更为酷烈,最后大地重返洪荒时代。于是黄帝回去闭门静思三个月后再来,向广成子请教修身之道。广成子这才传授他自然之道与修炼之法。于是黄帝重新采首山之铜,将轩辕剑融化铸就轩辕鼎,鼎成之日有天龙前来接引,于是黄帝传位于曾孙颛顼(zhuan xu),自己乘神龙上天为中央天帝,并订立天、地、水三官的制度。而颛顼受到黄帝的命令,开始着手准备“绝地天通”之事。绝地天通虽然可让人神不扰各得其序,然而绝地天通之事以及“序”的建立却非一日之功,亦是不可一蹴而就。因此颛顼虽是第一位行绝地天通之人,却并没有真正完成此事,另外绝地天通之后也并不代表真正的天人永隔。若是再遇到洪荒一般的大灾,仍旧需要天神临世协助,因此留下了昆仑天柱的登天之处。而颛顼后来也登天成仙,任北方天帝。
“这就很好理解了……”看到这里之后小龙点点头,他可以很好地理解广成子的说法。自然是有规律的,这点小龙很早就懂了。虽然说广成子是东方的仙人,但是很多道理实际上并不分东方西方,甚至外星人(索拉亚族)也一样。天行有常,最先看到太阳的人并不是发明太阳的人。最先感受到风的人也不代表风就属于此人,最先发现自然规律的人也不代表别人就不能发现。如果贪婪之心超越自己的能力,那么显然会造成恶劣的结果。连飞都飞不起来,却想把太阳据为己有的人,只能徒劳地在大地上奔跑以致丧命——此人名为夸父。夸父只是一人,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是一名更有能力的存在,比如仙神之类,那造成的伤害就不只是一人累死这种情况了。就像广成子训斥黄帝所说的一样。黄帝的想法确实是好心,是为了麾下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并不代表行为就是正确的,像是黄帝这样的身居高位的存在,如果做错了事情的话影响肯定比普通的凡人要大得多。造成像是广成子说的那样,让天地重归洪荒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因此越是身居高位,动用能力反而越要小心翼翼。一个小失误就会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结果。
“所以我才不想代替科罗姆·科鲁亚赫的位置。”小龙想到。按照后世的记载,黄帝是上天成为中央天帝,而广成子虽然没有为帝或者为官,却得以“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而且“与天地同寿,日月齐光”。在广成子留下的图中,最后一张图也是描述一个人挥手划开天穹形成一道门,然后飞到一颗挂有许多圆形图案的树型图顶端。本地人可能看不懂,但是小龙却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些圆形的图案要么就是代表世界树,要么就是代表“多元宇宙”。
“唔,后世人将这一重境界称之为‘破碎虚空’吗。”小龙继续阅读下方的题记,其中便有列子留下的题记。列子的题记中提到:自己的境界到达“御风而行”之后,师傅壶丘子——列子似乎不只拜过一个老师——就告诉自己说:在身合天地,御风而行之后还有更上一层的境界,为师只是止步于御风而行而已,不及当年的广成子仙师。因此列子也前来观看广成子留下的道藏。列子提到说,自己未能达到广成子的境界,尚且只能窥见一点皮毛。若是达到广成子仙师的境界,那么天地人三界的距离就像是左邻右舍那样近。御风而行并不是飞翔,而是一种境界。按照列子的描述来看是“内外如一,体光通明,心神凝聚,形体消逝,融化与天地之中,不知自己是风、是水或是山石草木,念头通达时千山万水亦是瞬息而至”。不过列子说,虽然御风而行是融与天地,然而依旧是滞纳于物。破碎虚空并不是真的要打破什么东西,而是“破虚、返朴、归真”,凝聚“真我”之光而不滞于世间万物。便可于三界中任意来去。只不过列子卡在了最后一步之上,因此见其门却不得而入。
“啊,如果说广成子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往天界与人界,看来这里是没有什么传送阵了。”小龙摇摇头,不过列子的话确实对他有些启发。接下来小龙又阅读了庄子等人的题记,也有所收获,但是仔细想想,却又好像没有获得什么。反正再继续盯着这些也看不出什么花来,小龙决定先离开这里。
“罗兄,有收获吗
不想错过《就算是龙也没问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