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荆朝风云突变(1/3)
她压根儿没想到穿越后这点知识却可以派上用场,与夫君的言谈甚为契合。
可见多学点历史知识着实是好处多多。
道理说开了,其实很简单:
一旦你深入地去了解历史上那些政权顶尖人物斗争过程中的那么多的尔虞我诈,那么你就会更深切地得出一个体悟:斗争取得了胜利,最终也是死去,成了土;斗争失败了,也是一样成了土。两者最终的命运并无本质的区别。
既然一切都成了土,那么为什么不看淡一切呢?
那么你对于日常生活小事中的点滴不顺还有必要那么在意,那么计较吗?
当然没有必要。
这样一想,心胸自然而然地开阔了,处事也能洒脱些地淡然处之了。
一个人,如果像独孤羽这样有了对历史精髓的精准把握,那么再让她来处理生活中的诸多事项,那还不是小事一桩吗?
因此我们可以说,独孤羽以演员的身份魂穿成贵夫人,实在是才尽其用。再好不过了。
至少可以让她与夫君有了共同的话题。这是他们情投意合的非常关键的一个前提条件。
杨霖夫妇俩人能够难得地情投意合,这让作为丈夫的杨霖难免心中暗喜得了个贤内助。
他想:睿智如斯的羽儿兴许能在事业上助我一臂膀之力呢。
他问自己:自己如今已身为荆朝骠骑大将军,也算是位高权重吧。事业还能再往前迈进吗?事业能有一番大成就吗?
问完之后,他又给自己打气给自己鼓劲:嗯,当然能,毕竟自己才二十来岁,正当青春好时期,未来的美好前景远不可限量。
对于当今朝廷的局势,杨霖一开始的时候是明显倾向于当今皇上的。毕竟自己的父亲曾跟随先皇打下江山,这一点事实是不可抹杀的,深深地刻在杨霖心口上。父亲如此忠于先皇,自己难道不该忠于皇上吗?虽然皇上因为多疑的性格使然,无端猜疑哥哥杨健,但因为自小父亲的教导让他还是不敢对皇上有异心。并且对于司空图的叛逆之心杨霖是深为反感的。
不过,随着朝廷局势的进一步发展。杨霖原先对皇上的那份耿耿忠心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了。
这一年的年末,边疆发生了一次恶性动乱,杨健杨霖俩兄弟都被皇上差遣到边疆地区去镇住这场看起来局面相当难以收拾的动乱。俩兄弟在那里备尝艰难苦楚。最终总算是把动乱给压下来了。
压是压下来了。但杨健杨霖心里总觉得不放心。特别是杨健。
他联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重点在于疏导,而不是堵塞。他以为对于这场边疆动乱,纯粹以军事力量来镇住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还辅助一些皇朝恩惠的手段,哪怕是小恩小惠也行。毕竟这样做能够把边疆那些桀骜不驯轻易不肯服从管教的人群多少辖制住。
杨健这位殿前大护卫长历来是以敢于直言而闻名于朝廷上下的。
他自然是一头热地把这个建议向皇上禀告:
“皇上,臣以为我朝正值局势动荡之特别时期,不宜一味只知镇压。推恩令在前朝冉帝时就推行过。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实行推恩令,一是利诱,二是攻
心。后者更为有必要。不必把边疆那些人当恶民来处治,而是把这些人以劝和的方式分散开来,逐个分解,削弱他们的力量。望皇上听愚臣一劝!”
皇上听了杨健的建议,却不以为然:
“杨卿,你多虑了。这些恶徒不给他们点厉害看看,不好好折腾他们一顿,他们还当朕是好捏的泥人呢!叫朕劝和他们,笑话!这些人怎可以当朕的贵宾?前朝要推行那推恩令,甚至把他们请来喝美酒称兄道弟靠这个软办法把他们这些可恶之徒暂时给稳住来求得我朝江山的暂时和平,朕绝对不答应!朕的做法就是要另辟蹊径,你就等着看朕终有一天把他们完完全全地踩在脚下!”
杨健见皇上执意不听自己的提议,有些急了,急不择言,一句话脱口而出:
“皇上,前朝局势一向平稳,难道不是前朝冉帝的推恩令实施得好吗?皇上您说要另辟蹊径,依愚臣所见,那并不是什么好的路径。皇上您想一想,自从您接替冉帝执掌朝政以来,局势一日不如一日……”
朝廷上的许多官员听了杨健此话,心里都暗喊:
“说得太对了!说出了我等不敢说出来的心里话!”
不过,他们大多数人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毕竟现在当权的还是皇上。官大压死人。更何况皇上之位,统领全天下,比百官之首更大更强,谁敢得罪他?
没想到就有这么一个不怕死的敢站出来说真话。不过,说真话的代价恐怕是被皇上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被捏死吧?
大家正惴惴,只听皇上雷霆一般的怒喝声响起,在整个朝堂上环响着:
“杨健!朕的殿前大护卫长!你就是这样对待朕的吗?你不就想当个更大的官比你弟弟杨霖更大的官吗?朕不满足你的愿望,你就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皇上莫弃:妾本非好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