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 溯源思亲,晓晴访友(2/3)
得这本书很奇怪,怎么会自己长了脚跑到书桌上来?原本自己是把它放在书架的最里面的。
那是一本《古文观止》。
第一篇就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关系闹僵了。起因是身为母亲的武姜竟然丝毫不念及郑庄公也是她的亲生骨肉,竟然准备做弟弟段的内应来袭击自己!一气之下,郑庄公让姜氏住在颖城,把她软禁起来,并且对她发誓道:“不到黄泉,不相见!”
颖有个名叫考叔的人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听说了这事,就假借有东西献给庄公,庄公赐他食物,他吃的时候放下肉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小人有母亲,一直是吃小人的食物,没吃过君王的食物,请允许我留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尽孝,惟独我没有啊!”颖考叔说:“敢问您这是怎么说啊?”庄公告诉他原因,并告诉他说自己也很后悔那样对待母亲。颖考叔回答说:“君王有什么好犯难的啊?如果挖地挖到泉水,在隧道中相见,那谁说不行啊?”庄公听从了他的办法。庄公进入时作赋道:“隧道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出隧道时作赋道:“隧道之外,其乐也舒畅。”于是他们像当初一样成为母子。
何溯源读了这个故事后,眼眶湿了。
他不由感叹道:“颖考叔,纯孝啊,爱他的母亲,影响到庄公。《诗经》上说的孝子的孝心不会穷尽,果真如此啊……”
何溯源由书本上的母子故事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自己的母亲却跟郑庄公的母亲完全不一样。郑庄公的母亲因为生郑庄公难产,差点没了命就迁怒于无辜的孩子,竟很不喜欢他。而且还偏爱小儿子段叔。自己的母亲却是对待自己一向是严中有爱,而且经常让他挑国家大事的担子,从而让他的领导才能得以了充分的锻炼培养。
六弟有时还抱怨说母亲更爱自己这们做哥哥的呢。
这么好的母亲,现在却生病了。也不知她现在好点了没有。
何溯源想到这儿,马上意识到接下来的他该做什么事了。
心动不如行动。
既然心里想到
母亲的病情,就该及时地去关心母亲,照顾母亲。
汉文帝不就是对他的母亲薄太后极为孝顺吗?据说,薄太后曾经生了一场重病,辗转迁延达到三年之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汉文帝刘恒却打破了这句话,在三年之中,他每天都去看望母亲,常常是衣不解带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母亲旁边,凡是御医送来的汤药,刘恒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无误之后,才放心给母亲喂下。
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更应以孝道来治天下,应该向先朝的明君汉文帝那样给天下的人做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天下哪还不不能治理好的道理呢?
何溯源来到了病中的母亲身旁。
**是很重要,但母亲更为重要。
见到了病中的母亲羸弱的身体,他忍不住有些心酸,心酸得想掉眼泪。
母亲在何溯源面前一向是精明能干的,总是精神气十足的样子,从没有如今日这般看起来小老太太一个。
太后见到皇上来了,虽然身体还是很虚弱的,但精神状态却好多了。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对于太后来说,儿子的探望就是一剂良药。
“翠萍,倒茶来。”太后吩咐道。
翠萍倒了一杯茶。
“再倒一杯给皇上吧。”太后有些不悦的神色。
“翠萍你先退下吧。对了,让琴妃不必等了,就说她的心思哀家明白,让她先回去照顾好匡衡。”
翠萍退下后,皇上问:“母后,为何不太高兴翠萍的侍候呢?朕看她还算可以呀。长得还齐整,手脚也快。”
太后摇了摇头:“哀家身边的人哪能手脚不快,论快,她比晓蓝差远了。不知为什么,我倒觉得她心眼多,常常让我感觉她心口不一,不像晓蓝,实诚些,用着放心。”
“母后,不会吧。前儿你病得厉害时,朕听人说晓蓝害母后您生病的!”
“胡说!听哪个乱嚼舌头!割了她的舌头!”
“不是说您骂了她不懂事她怀恨在心吗?朕倒信她会做出这等事。母后您记得吗?以前她还跑到袁妃那告朕的状,哎,不说也罢。从那以后,袁妃与朕关系更加不好了。”
“这,哀家过后会再去调查调查的。”太后不想再提晓蓝这个事了,她转了个话题,问皇上,“怎么这几天都没有见到晓晴呢?她一向很孝顺的,怎么皇祖母病了,她倒不见人影了?”
“这,朕也不太清楚。朕问问。”
于是,何溯源走出门外,问了宫里的下人们。然后又回到太后跟前。
“母后,宫里的人说晓晴匆匆地走了,好像有留了一封信给母后您。”他把信递给了太后。
太后打开信,略读了一遍。知道个大概。
“晓晴她说见到的病情越来越重,很着急。她说她小的时候听她母亲袁妃说过这种病民间有一个偏方甚是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情难锁:凤飞九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