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 返回甬东(1/2)
九章算术在成书后两千年的时间里也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一是学这个考不了功名做不了官,二则是晦涩难懂。
这也是古代文人的通病,对山水极尽可能搜肠刮肚的描述,生怕有一丝不详尽,对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记录反而惜墨如金。
‘踏犁形如匙,长六尺许。末施横木一尺余,此两手所捉处’这便是农业大国对最重要的农具之一汉犁的描述,司马安在看书的时候都忍不住骂一句这帮鳖怂,按照这个介绍他要能造出来汉犁才是见了鬼了。
九章算术同样如此,所有的问题都只有答案没有任何推导过程。
就仿佛在做数学或者物理题的时候遇上了想不明白的问题,想要翻看一下答案时,答案只有一个字:“略”
娘妈的!
《九章算术注》便是略掉的部分,为所有的九章算术中的问题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和推导,在看过以后司马安对刘和的祖父刘微只剩下了佩服。
这本《九章算术注》比起原本《九章算术》更加精妙,甚至达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
“这《割圆术》全文不过1800余字,堪称天下精妙无出其右,若此书得以流传,令祖当千古扬名。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此割圆术求圆周数(圆周率)为三丈一尺四寸一分六厘(3,1416),但愚以为其实不然”
如果司马安没有超越这个时代两千年的学识,或许也根本无法辩驳这本九章算术注。
“愿闻其详”刘和一抱拳。
“刘兄不妨化圆径一丈为一亿,再算圆周数”
刘和听完以后径直坐下,也不管刘虎威司马安便开始计算。
自罢戳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汉魏晋三朝或是黄老之学盛行或是儒学经典治世,甚至到了晋朝两者并行不悖,但唯独算学从始至终都没能登得大雅之堂。
这样的人才如果在晋朝根本没人重视,但司马安却无论如何都要把他留下,也只有在甬东,在他这里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发挥。
兴高采烈的离开,从登船开始到在海上漂泊一天,刘和都没从自己的房间出来,直到海船停靠在甬东刘和也没有露面依旧在海船上计算。
听到司马安归来的消息,甬东不少人都纷纷来到了渡口迎接。
“小郎,你总算是回来了”
如果换做以前,陈琳对这些外来的流民和司马安心里还是有些持排斥态度的,但现在不同,司马安正在展示他的神奇,让这座千年荒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陈翁亲自出迎实在不敢当”司马安客气道。
“都是自己人,小郎你就不要见外了”陈琳放声笑道。
“快走吧,大家已经在你的府上等你了”
“我的府上?”司马安有些疑惑。
跟随着陈琳一路前往甬东深处,当初那个小小的村落如今在短短半年内范围扩大了足足六七倍。
“现在的桃源已经这么大了?”司马安也有些始料未及。
“一直源源不断的有流民入驻甬东,村子也一直在扩建,当初桃源不过两千余人,如今半年光景已经有八千人了。”
从陈琳的笑声中可以听到他对此非常的满意。
“这些流民没有冒犯到陈氏族人吧”这是司马安非常担心的事情。
“长年累月要生活在这里,小矛盾总归是避免不了的,但大家有吃有喝而且日子在一天天变好,生活有盼头邻里自然会和睦很多”
顺着铺了石板的街道,陈琳带着司马安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临山靠河景色非常不错,一座青砖大瓦的三进房屋就坐落在其中。
“小郎,这是你离开以后几位大匠给你设计的,林匠亲自开窑烧的砖”陈琳呵呵笑道。
“别怪我没告诉你,是陈翁说要给你的惊喜”刘虎威急忙甩锅。
“多谢诸位了”司马安心中升起一股暖流。
广陵王府他的兄长司马章才是真正的主人,而他只是寄住而已,即便同姓司马那里也并不是他真正的家。
司马安走的不算快,左右仔细打量着欣赏着,或许这是他在晋朝真正的家。
门上的彩绘木雕栩栩如生,人字斗拱歇山顶,这些可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做好的。
进入正堂以后砖瓦匠林尚、木匠吕良、木匠范常,还有两个司马安不认识的人都在等待。
“老几位精神头是越来越好了”
司马安一边笑一边非常自然的坐在了空悬的主位上。
这些人里年纪最大的要算是陈琳和吕良,两人翻过年就到了六十岁,这在平均寿命四十的晋朝来说绝对是高寿。
“那是当然,本以为流亡到江左也只是苟活求生,没想到这把年纪居然活出了人的滋味儿”吕良摸着胡须笑的见牙不见眼,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但无论范常还是吕良两人早就没有了初见时的那种颓废,精神状态非常好,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塑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