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第四章 平民女学的生活(1/3)
1922年2月,丁玲怀着一颗寻求真理的心和王剑虹从湖南常德前往上海,入平民女学读书。同去的还有王一知、王醒予、王佩琼、薛正源一行共六人。
在那个年代,上海被称之为“冒险家的乐园”。买办、帮会、地痞、流氓、娼妓遍布在这个号称“十里洋场”的城市。这里既有风险,也有诱惑。对于年方十八的丁玲来说,来到这样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闯荡,的确需要些勇气。
母亲同我闲聊时,说过她那时在上海的一段奇遇。那是1922年夏天的事。她和王剑虹等四五个女孩子从平民女学的宿舍搬出来,另租了间房子住。房东是一个有钱人,有一部专用的、带铃铛的人力车,还配有车夫。住了几天,她们发现这位房东老爷每天吃过晚饭必坐人力车出去,深夜才回来,好奇心大发,于是决定跟踪他。一天夜晚,她们跟踪发现这位房东老爷进了一栋花园洋房,人力车就停在花园里。她们透过篱笆围墙的缝隙往里面看。这一看,把她们全惊呆了,只见在楼下布置成中式客厅的大厅里,这位房东老爷正跪在当堂,而高踞正堂交椅中的一位竟然是他的车夫,厅堂两旁还站立着几个彪形大汉。她们观看良久,看出好像是在审问这位房东老爷什么事情似的。直到夜深她们才往回走,走到半路,忽然听见铃铛响,回头一看,原来是房东老爷正坐在人力车上。老爷瞥了她们一眼,还有意地咳嗽了一声,人力车就跑到她们前面去了。她们想,糟了,被发现了。几个人一夜没有睡好觉,第二天一早就跑回平民女学述说这件离奇事。李达、王会悟等人说:“你们大概是遇到青红帮,或是拆白党了。还不赶快搬家,要不把你们卖了还不知道怎么被卖的。”于是几个人回去拿了行李就走,连预交的房租也没敢去退。
然而,上海也是中国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不断传播着先进的思想。就在她们来到上海的前七个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并把妇女解放运动作为主要任务之一。陈独秀和李达商议在上海创办一所平民女学,以期培养妇运人才,开展妇运工作。
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上海,共产党处于秘密状态,不能公开办学,所以平民女学是以上海女界联合会名义办的。上海女界联合会会长黄宗汉是同盟会元老黄兴的夫人,在社会上很有声望,与陈独秀、李达及李达夫人王会悟都有交往。她很赞同办这所平民女学,并且赞助了部分课桌椅。但是上海女界联合会并没有派人参加办校工作。平民女学的主要负责人是李达,他的公开身份是校务主任,王会悟协助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李达当时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宣传主任。
平民女学的校址设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32号A(今成都北路7弄42号和44号)。校舍不大,仅是一栋两楼两底的石库门房子。平民女学分设高级班和初级班,还有一个工作部,一共三十几个学生。丁玲和王剑虹、王一知、王醒予等六人都在高级班。在初级班的有钱希均等人。教员大都是在社会上有声望的共产党人。陈望道、邵力子、高语罕教她们语文,沈雁冰、沈泽民教她们英语,李达教她们数学,陈独秀教她们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课程。另外,每周有两小时的讲演,由学校的教员轮流担任,讲的都是关于平民女子的切身问题。还有临时来讲一课的,如刚从苏联回来的刘少奇讲苏联的情况。在那年的马克思生日纪念会上,李汉俊讲马克思主义等。这样的讲演就一起听,不分班次。
丁玲进入平民女学,感到很新鲜。她本是想找一条社会革命的道路而来的,所以也就有趣地,生吞活剥地学着这些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这些名词,只是既听不系统,自己也很难讲清楚。
平民女学上课不是很正规,教员都另有职业和社会活动,不能按钟点来上课,什么时间有空就什么时间来,于是讲课成了讲座。有时教员夜里来了,学生便从床上爬起来听课。平民女学表面上是一所学校,实际上还是共产党的一个秘密接头的地方,常常有人来找陈独秀、李达等人,来来往往的共产党人很多,一会儿这个来,一会儿那个来,有时还在这里开会,很是热闹。所以丁玲认识了不少早期共产党人,除了教她的上述教员外,还有:张太雷、施存统、刘少奇、张秋人、柯庆施等等。当时,沈泽民、张闻天、汪馥泉还搞了一个文学社,找丁玲等参加,大家兴致很好,但没能搞起来。
丁玲也热衷于平民女学组织的社会活动。在1922年上海工人罢工斗争中,丁玲和她的同学们打着“支持罢工”的旗子,到杨树浦、闸北的纱厂去宣传讲演。丁玲也讲演了,可是她的湖南话女工们听不大懂,张秋人就给她翻译,把她的话翻成上海话。张秋人是浙江人,后来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牺牲。她还和同学们一起去上海的闹市区贴标语,散传单,还拿着竹筒到马路上和一些娱乐场所门口为罢工工人募捐。她和同学们还参加了被湖南军阀杀害的爱国者庞人铨、黄爱的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丁玲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