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第十七章 圣湖之畔(3/7)
骂我们鲁钝不文,顽梗不化,忠告之言,不肯接受。”
洛桑饶登更气愤了:“噶厦政府发了征兵动员令,佛爷为抗英军民摸顶祈祷,僧俗百姓摩拳擦掌,决心收复江孜,把洋妖赶出西藏去。在这个关键时刻,有泰竟然做出这样的事,不是等于公开通敌吗?朝廷难道能允许吗?”
哲林深深地吐了口气:“唉,这还不清楚,先有朝廷‘以夷制番’的主张,然后才有有泰这样畏敌如虎、认敌为友的大臣,才能做出这样亲痛仇快的事来,用他们的话讲叫‘釜底抽薪’。”
“有泰对洋人这样奴颜婢膝,毫无骨气,听说对藏族军民倒十分厉害,动辄训斥,连佛爷也不放在眼里。”
“是呀,拉萨人都说他像羊皮肚子,外面光滑,里面扎人这是个藏族谚语,意为对己狠,对敌和。。”哲林从有泰又想到朝廷,心情更加沉重,“当今的朝廷,主张‘以夷制夷,以夷制番’,以便钳制边民。‘以夷制夷’,使大好河山成为列强逐鹿的战场,让虎狼在我们的国土上争斗不休;‘以夷制番’呢,使大片国土丧于敌手,边民遭受无穷的灾难。”
哲林代本的话,更加重了洛桑饶登的忧虑,他犹豫片刻,但还是讲了出来:
“代本拉,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讲?”哲林的态度坦率而真挚。
“依您看,要是朝廷不派兵,我们能打败洋妖吗?”
“很难。现在藏族军民抗英的决心很大,要招集几万人并不困难。难的是噶厦政府太穷,养不起这么多人。过去我当粮草官,为一两个代本筹措粮款,都非常困难。”
“好在现在的军民都是自愿参战,自己背着糌粑口袋来打仗。”
“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哲林又说:“其次是我们的武器太差。你知道,我们藏军,无论官兵,政府不发武器,都要自备,自己有什么,就带什么。”
“拉丁代本的手枪,还是托人从印度买来的。”
“现在稍微好一些。”哲林代本接着说:“噶厦给每一千人发五百支土枪,三百副弓箭,二百把月矛。今年又造了一些哲布抬枪,这次也发给了新编的三个代本,还不知道怎么样哩!可英国人呢,英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舰和枪炮,战舰在西藏用不上,但是他们的洋枪洋炮太厉害,我们已经吃了不少亏。”
“在虎门,在天津,在北京,我们都吃了洋枪洋炮的亏。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那么厉害,都挡不住只有几千人的洋枪队。”每当想起这些事,洛桑饶登总是无限感慨。
“我们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可是现在火器不如人家,就只有挨打。”哲林这位粮草官出身的总指挥,对武器的情况较为熟悉,他深深感到我们的武器太低劣了,这是我们常常吃亏的重要原因。
“代本拉,江孜能不能收复?”洛桑饶登把话题转到眼前最紧迫的问题上。
“能,一定能。”哲林回答得很肯定。
“收复之后,能守得住吗?”
“很难。你知道,英国人占领印度之后,在那里经营了一百多年,近几十年内,又侵占了邻近各国,我们西藏,正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包围之中,他们以那些地方为基地,可以源源不断地增派军队,比当年英夷远渡重洋,从海上打广州、天津和北京时,要容易得多。而我们的人力和财力非常有限,如果朝廷真的不派一兵一卒,我们的处境将十分艰难。”
“那这战局……”
哲林一挥手,似乎要把这些烦人的事都赶走:
“大战将临,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不过我想,既然佛爷把抗击洋妖的重任交给了我,只要我活着,就要率领僧俗百姓同洋妖决一死战,报效国家民族,报答佛爷的恩典。死了,”哲林一指东北方向那颗明亮的星星:“到我的老上司那里去,化作不灭的星光,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接着打,一定要把豺狼赶出家园去。”
哲林的一席话,使洛桑饶登感到欣慰,受到鼓舞:
“代本说得对。我们是松赞干布的后代,绝不能给我们的祖先丢脸。活着就要像猛虎一样,扑向豺狼,即使掉进万丈悬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死了,也要变作厉鬼,让洋妖不得安宁。”
他俩边走边谈,来到一堆篝火旁,突然停住了脚,这倒不是因为围着这堆篝火的人特别多,而是老阿爸洛丹讲的故事把他俩吸引了。
……
很早很早以前,传说我们西藏这块地方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浪翻卷着,浪花拍打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里长满了各种各样非常好看的花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悠闲地在海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林间树梢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兔子也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活蹦乱跳。
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一头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搞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了波涛海浪,摧毁了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鸟啊,兽啊,都感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