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再版前言(4/5)
鲜红的护身结,祝愿他们取得胜利。以三大寺为首的僧侣大众,也组织“抗英僧兵”参加战斗。很多军民在接受达赖喇嘛的灌顶和祝福后,从大昭寺前的广场,直接走向战场。
抗英军民坚定地表示:手臂被砍断,就用肩膀撞击敌人;男人战死了,女人冲上前。这是一句藏族谚语,表现了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坚强决心。纵然男尽女绝,也要抗击洋妖,绝不后退一步。“杀退洋妖,保我疆土!”拉丁赛最后的遗言,成为僧俗民众共同的战斗口号和坚强决心。
在这场保卫宗山的战斗中,西藏军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荣赫鹏在曲米仙廓施展阴谋,取得胜利后,带着他的远征军,一路烧杀抢掠,焚烧寺院,抢劫文物,侮辱僧尼,残杀百姓,无恶不作,对藏族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真是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4月10日,侵略军攻占绍岗,11日占领江孜市区。只有宗山和江孜白居寺在我军民手中。江孜成为一个孤岛。
4月12日,荣赫鹏依仗精良的武器装备,向宗山发起猛烈进攻,企图乘胜一口气拿下宗山。藏族军民奋起抵抗。由此开始了英勇悲壮的宗山保卫战。
这时,在宗山的抗英部队,包括藏军、僧兵、民兵和自愿参战的农牧民群众,大约有10000多人。而荣赫鹏和麦克唐纳带领的侵略军,加上负责运送军需物品的民工,大约也有近10000人。人数上差别不大,但是,英国侵略者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通讯设备。而藏族军民只有少量的快枪,大部分使用的是自己带来的、最原始的火枪,很多人连火枪也没有,用的是更为原始的长矛、大刀和弓箭,还有放羊娃使用的藏语叫“沃朵”的抛石器。
侵略军用日光发报机调动部队,指挥作战。而藏族军民则用牛角号和宗山神庙里的法鼓指挥战斗,鼓舞士气。
就是在这样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藏族军民英勇奋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顽强地坚持了86天。这是英勇顽强的86天,是可歌可泣的86天,是感天动地的86天,是气吞山河的86天,是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86天,是展现中华民族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86天。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弹尽粮绝,运水的暗道又被英军大炮轰毁,宗山上的军民几天喝不上一口水,情况十分危急。
7月5日,侵略军在得到从后方运来的充足的弹药之后,向宗山发起总攻。在内无弹药、粮食,又没有水喝,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藏族军民依然英勇无畏,不屈不挠,宁死不屈。当侵略者冲上宗山时,他们用石头砸,用木棍砍,用牙齿咬。最后,抱着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从几百米高的悬崖上跳下去,同归于尽。受伤的战士,拖着滴血的身躯,爬向敌军,用尽最后一口气,与残暴的侵略者作最后的拼搏。有的士兵、喇嘛和农牧民高呼口号,跳下悬崖。
7月6日傍晚,战斗结束。在如血的残阳照射下,荣赫鹏在众多的侍卫簇拥下,迈着潇洒的步伐,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宗山的最高处。当荣赫鹏看到尸横遍地、血染岩石、藏族军民与侵略者撕咬在一起的惨烈状况,这个穷凶极恶的侵略军头目简直被吓呆了。麦克唐纳向他报告:战斗已经胜利结束,正在清理战场。没有一个藏人投降,也没有一个俘虏。除少数军民于6日凌晨突围外,守卫宗山的藏人全部被消灭。
荣赫鹏喃喃地重复着:“没有一个藏人投降,也没有一个俘虏。”荣赫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自认为熟悉帝国的历史,更为英国的发展史和殖民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在大英帝国二百多年开疆拓土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次战争的结局像这次战争一样惨烈,如此悲壮。“一万多藏族军民,没有一个人投降,也没有一个俘虏。”荣赫鹏暗自思忖,用麦克唐纳将军的话说,我们消灭了所有的敌人。如果站在我们对手的立场上看,就是全部壮烈殉国。
荣赫鹏毕竟不是只会砍杀的一介武夫,是个有政治头脑的殖民主义者,因此,他对这样的结局并不感到高兴。恰恰相反,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怖。他叹口气,沮丧地说:“我们能够依仗最新式的武器打败这个民族,但是我们永远也征服不了这个民族。”
不应忘记的历史
江孜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历史名城;又是一座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英雄城。继鸦片战争之后,在20世纪初以江孜保卫战为主战场的抗英斗争,在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伟大斗争中,用血与火,用鲜血与生命,书写了光辉的新篇章,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和誓死保卫祖国神圣疆土的坚强决心。
一谈到虎门销烟、林则徐抗击英国殖民主义的壮烈事迹,国内广大读者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是,一说到江孜保卫战、十三世达赖喇嘛率领西藏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英雄业绩,知道的人恐怕就很少很少。这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江孜保卫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