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默认卷(ZC) 四(1/2)
郑金香没白跑,在老仓家找到了他。
老仓家还是两顿饭,这会儿炕桌上摆了不少干的稀的,一家人正埋头吃,郑金香跑了这一早上,实在是太饿了,也就不客气地说:
“老叔老婶,我得吃点再跟老叔您说事,饿得一点劲也没有了。”
老婶说:“那就吃呗,也没啥好东西,烙饼,玉米糙粥。”
金香说:“我喝粥,解渴。”
老婶给她盛了一碗,她不上炕,站在地下就喝,夹了一块咸芥菜嚼。老婶说:“你倒是上炕慢慢吃,这还有粘豆包呢。”
老仓的小儿子玉亮朝炕里挪挪:
“姐,你上来,我还想问你个事呢。”
老仓俩儿子俩姑娘。大儿子玉山成家分出去单过了,大闺女玉敏头年出了门子,嫁到辽宁五十家子村,离有三十里地,家里还有二闺女玉芬和小儿子玉亮,玉芬也快出门子了,玉亮念高中,快考大学了,是全家重点保护对象。
金香问:“啥事?”
玉亮说:“你认识县教委的吗?”
金香喝了口粥:“干啥?”
玉亮说:“我听说县里要办一个重点班,把各乡镇的尖子集中学习一段……”
金香明白了:“你想去?”
玉亮说:“嗯,听说给咱镇中五个名额,你帮帮我,让我去吧,二姐。”
金香喝下一碗,老婶又给盛上第二碗,又拉金香坐在炕沿边,又夹过一筷子熬酸菜,笑呵呵地说:“我说他姐呀,你可得帮帮你二兄弟,咱家就他一个念了这些书,上不了大学,不是全白搭了。你是镇里的头头,能不认识县里的人……”
老婶说起来没完没了,老仓在一边很烦,玉芬瞪了她娘一眼:“娘,行啦,你倒是让人家金香姐说呀,光你自己没完没了的,烦人!”
老婶沉下脸:“哼,就知道训斥我,我是为谁……”
金香这会儿两碗粥都快下肚了,打住了心慌儿。她和老仓家的关系不一般,金香爹早先在生产队当会计,“瓜菜代”时可能拿了点队里的粮食。四清时还没等工作队进村吓得他找根麻绳吊死了。那时老仓当生产队长,挺关照金香一家,后来金香娘犯喉巴病憋死了,剩下一群半大孩子,老仓没少拉巴他们,金香也把老仓一家当亲人。
金香说:“光认识也不行,关键还在你的成绩。”
玉亮说:“成绩是当然了。可是,人家有的人,我班有个同学舅舅在县教委,学校啥好事都少不了她,实际她功课差远了。”
玉亮说这话时,脸上显得很气愤。金香虽然没具体管教育,但也耳闻一些镇中学的事,为了高考,学生们玩命,老师和学校都不遗余力了。但金香毕竟当了几年领导,她明白有些事确实需要走门路,但即使走后门,也没有必要让玉亮知道,那样,会使玉亮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金香想到这,看看手表,突然问:“你怎么还不上学去?”
玉亮说;“今天清明,去给烈士扫墓。”
老仓一直闷头吃饭,这会儿吃得差不多了,才把他那张黑乎乎的脸抬起来,粗声粗气地训玉亮:
“你小子好好念你的!念不好,就甭回来见我!”
玉亮怕他爹,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紧忙喝下剩下的粥,窜下炕跑了。金香笑了,冲老仓说:
“老叔,您别总训他,我听说他念得不赖,他说的那个事,回头我打听打听。”
老仓摸过烟袋,抽着,说:
“唉,这一家子,就指望他了。你呀,还真得帮他一把。对啦,你准有啥事吧?”
金香吃了八分饱,也就不往下吃了,她掏出手帕擦擦嘴,说:
“是这么回事,地区和县里领导要来,可能得检查备耕,您得有个准备。”
老仓没当回事:“行,几个人?回头我让他们准备一下。”
金香听着不对劲:“准备啥?”
老仓愣了:“不是饭吗?还准备啥?”
金香忙说:“不是不是,饭我那准备了,是让您准备备耕的事。”
老仓继续抽烟说:“那有啥准备的,到时候说呗,咱也不是头一回见领导。”
金香道:“还得有些实际的可看的呀!像机房呀水泵呀水渠呀……”
老仓摇摇头:“那可难了,头年收成好,到现在粮食还没卖出去呢,大家伙心思也不在地上了,谁还费那大劲,等着吧,大旱也不过五月十三,早晚能给场雨。”
金香看看表,都九点半了,便着急了:“不行,老叔,反正一会我把人领您这来,您应付不了我可不管。我得走啦。”
老仓看这事对付不过去,也就下地,说:“也中,不就是做做样子吗,库里还有几个破水泵,我让他们搬出来收拾着,还有几户自己打井挖渠的,也能看。”
金香知道老仓能应付这种事,又听他这么说,心里就踏实了一半,临走说:“把班子成员往一块找找,把村部也收拾一下,别一屋子土,来人都没法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梨花湾的女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