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0章(1/2)
要知道除了前十的文章,其他名次的文章一般人是看不着的,虽然乡试过后这就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了,但想要把这些都搜罗起来也不容易。
考生来自各州府的都有,若非提前准备,等从扬州赶到金陵,人家说不定早回去了,何况就算没回去,让他们一字不差的写出科考那天的制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制艺文章,最是严苛谨慎,差之一字都不行的。
再说了,就算自以为记得的,有时候不小心记错一两个字也是有的,毕竟陈景书这身体倍儿棒的考个院试都觉得累到迷糊,何况其他考生了,人家参加的还是乡试呢!
因此除了考生那里,也得在官府有些面子的人才能弄到这些文章。
这篇乡试文集在带草社中大受欢迎,还有不少人拿出去到外人面前炫耀的。
最后陈景书和吴玉棠一合计,gān脆找人大量印制,然后在陈景书的书铺里出售。
三十篇制艺不过薄薄一册,价格也不贵,又是最新出品的科举风向标,顿时引起了购买热cháo,陈景书居然小赚一笔。
当然,因为其中还有带草社其他人帮忙,因此这回卖书的收益有三成进了带草社的账面。
陈景书对此不在意,反正他自己没怎么辛苦就有钱赚,谁还嫌弃这个了?
不过这回的事情倒是给了陈景书灵感,于是很快,除了乡试的文集,陈景书很快又出版了带草社自己的文集,这年头有些规模或者路子的文社也有出文集给自己扬名的,并不算少见。
带草社的文集中陈景书的和吴玉棠的各占十篇,其他人的一共三十篇,除了一共五十篇制艺之外,陈景书还附上了他和吴玉棠一起写的分析点评,有案首和小三元的光环在,这文集自然是不愁卖的。
何况比起念着考举人的,念着考生员的人可更多呢!
于是这本带草社制艺文集居然卖的比乡试那本更加火爆。
陈景书不由在心里啧了一声,果然啊,人出名之后,手上又有便宜的条件,想要赚钱还真的不太难。
之后陈景书gān脆学扬州那个有名的翰墨社,定期出版带草社的文集。
只不过翰墨社是择选扬州本地当年的制艺文章一百篇,一年一册,且没有点评,带草社的文集则是一月一次,且只选社员的优秀文章,一般会有批注和点评,那些家境普通,没有能力请名师指点的读书人常能从这里头学到一些制艺的技巧,因此也颇受欢迎,何况陈景书对这种文集的印刷质量没啥要求,基本是最简单基础的印刷装订,如此一来在价格低廉,薄利多销的思想之下,收益不降反增。
自然了,因为这年头没啥版权意识,所以翰墨社出文集是不给原作者付稿费的,陈景书却坚持,带草社里每次只要能被选上的文章,都视情况付给作者稿费。
吴玉棠虽不赞同,却觉得出一本文集要付出去的不过十来两银子,而他们赚的远不止于此,陈景书既然坚持要给,他也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反对。
虽然中了生员,但到底也是十一岁嘛,些许小事,让着点,宠着点也没啥。
家里头有个年纪比陈景书还要小些的弟弟的吴玉棠这么想着。
……然后他就发现原本对自个儿写制艺出版兴趣缺缺的陈景书突然变得积极起来了。
吴玉棠:“……”
所以说,陈家大爷是这么缺银子的吗?
连那么点钱你都要赚啊!
吴玉棠没好意思直接问陈景书这话,而是私下里暗示了几句,并且表示如果陈景书真的缺银子使,他手里还有些闲钱……
陈景书无奈道:“多谢好意,只是……我暂时并不缺什么银子。”
开了几家小作坊,又有生意火爆的糕饼铺子,济养院那里并不太需要陈景书花钱了,何况前头还有上千两银子存着没用呢。
吴玉棠迟疑道:“可我见你这些日子写制艺……特别积极。”
陈景书:“……”
他迟疑了一下才问:“你难道不觉得这种自己写文章赚点小钱钱的感觉很令人开心?”
吴玉棠面无表情的摇头。
一篇文章也就二三钱银子,对家境普通的社员自然算个补贴,若是一月能选上一二篇,都能买点肉一家子吃了,可对于吴玉棠来说,这点钱真的看不上眼啊!
陈家……比吴家豪富多了吧?
见陈景书摇头叹气,一脸你不懂的表情,吴玉棠最后只好把这个归结为……果然景书还是小孩子呐,有的玩就开心。
如此转眼接近年底,带草社又出了一期年末增刊之后宣布新年放大假了。
陈景书摸摸自己努力从各个方面攒下来的小金库,约莫也有百十两银子了,至于说各家铺子今年的收益,以及田地的收益那就另算,陈景书觉得什么经营什么种地,那些他都很少管,算不得他凭自己攒的小钱钱,这会儿看着自己的小金库格外有成就感。
于是陈大爷揣着自己的银子就去了自家的脂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同人)权臣宠妻日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