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3/5)
出合适的礼部官员来。
太子站在阶上,俯视眼前诸人,心中并无激动难抑的情绪,反而生出几分怅惘。
他捂嘴轻咳几声,苍白的面容泛起几抹红晕。
众人都当他在外吹风受了些寒,并未放在心上。
他温和笑着道“孤登基事宜,一切从简罢,此事便交由喻世子、越王叔、汤将军协同办理。”
“臣等遵命!”
从简就从简,没有人真正在意。
十一月初十,太子楼秉登基,依循正乾年号,次年为嘉熙元年。
楼喻他们商量后,决定提议楼秉,定正乾帝庙号为“惠宗”。
惠宗表治国无方、江山残破之意。
楼秉心中到底顾念父子之情,庙号无法更改的情况下,便在谥号上下了点功夫。
楼喻等人并无异议。
反正谥号那么长,没人会在意,史书也只会称正乾帝为“盛惠宗”。
办好正乾帝死后之事,楼秉便开始论功行赏。
此次勤王之战,庆王世子当居首功。
楼秉不顾汤诚反对,下诏道
庆王世子楼喻孚尹明达,冰壶玉衡,怀珠抱玉,鸿轩凤翥,朕思其勤王有功,文治武力,德被天下,兼有内修外攘、经天纬地之能,特封为一字并肩王。
诏令传闻天下,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一字并肩王,即拥有与皇帝比肩地位的一字王。
这是王爵中最高的一种,自古至今,能得此殊荣的寥寥无几。
其中的“一字”便是指王爵前的名称,从以往的朝代来看,王爵名称通常与本人的功绩和出身相关。
楼喻出身庆州,但他爹是庆王,总不能同为“庆王”,便只能从功绩上着手。
楼秉想来想去,便定了一个“安”字。
安邦治国、安定天下、安内攘外、安国富民等等等等,皆可用来形容楼喻。
此字再适合不过。
楼喻的势力又在东边,遂众人皆称“东安王”。
另,楼秉还下令,即日起,庆州、沧州、宜州、吉州、湖州、江州、定州、莱州此八州皆为东安王封地。
不论赋税、军政,尽由东安王掌控,无需向朝廷纳税报备。
汤诚气得差点撕了诏书。
在楼喻攻入京城后,他就清楚楼喻一定会占据首功,但他万万没想到,楼秉会这么大方,这么毫无忌惮!
汤诚自己野心勃勃,又小气得很,根本不能理解楼秉的所作所为。
诏书已下,他不能要求楼秉更改,只能冲进御书房,质问楼秉“你就不怕他功高盖主?!”
楼秉面色不改,温和问“汤将军,要不,朕也封你为西北王?”
汤诚“……”
那他会被天下人骂死!
汤诚之前保护了太子,表面上来看,也算是勤王有功,楼秉当然同样给了他封赏。
他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在大盛,位比三公,已是武将的最高荣誉。
但那又如何?
同楼喻的八州封地相比,这他娘的算个屁!
可他毫无办法。
楼喻的功绩、楼秉的诏令,已经被刊载在《庆州旬报》上,天下皆知。
没有人反对。
楼喻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新皇愿意封他为并肩王,愿意给他八州封地,愿意给他执掌八州的大权,都是楼喻应该得到的荣耀。
更何况,新皇怎么封赏是新皇的事情,只要不危害江山社稷,与普通百姓又有何干?
有人说“新皇就不怕东安王拥兵自重,威胁帝位?”
有人反驳“东安王立下赫赫战功,怎么封都不为过。更何况,东安王文治武力,说不定比新皇更适合当皇帝呢。”
庆王府,庆王捧着报纸看,兴奋得胡子都快飘起来了,口中直呼“我儿大才!我儿大才!”
庆王妃和楼荃虽遗憾,但依旧为楼喻感到高兴。
庆州及其余八州百姓同样欢呼雀跃、兴会淋漓。
新皇登基的消息传来后,他们心里难免咯噔一声。
以前是乱世,他们能够安心接受世子殿下的统治,现在乱世平定,大盛进入和平,他们还能继续为世子殿下效力吗?
若是朝廷收回世子殿下的治理权力怎么办?
不少人皆惶惶不安、提心吊胆。
直到“东安王”的消息传来。
并肩王!执掌八州!东安王完全自治!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广德殿内,楼秉坐在龙椅上,忍住喉中痒意,没有咳出来。
楼喻身为并肩王,直接坐在楼秉左下首,以示尊位。
“东安王,你方才说有要事相商,是什么事?”
楼喻肃容道“回陛下,臣斩杀逆臣杜迁前,曾问及杜迁霍家被害一事。杜迁交待,霍义将军贪墨巨银的罪状,皆是他和汤将军勾结陷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进男频搞基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