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1/2)
当然,他们心中未必没有别的想法。当时情况赵顼并未亲眼所见,但听了这许多事便会隐约把曹后受张贵妃倾轧的事与贵妃之死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一个结论,何况是目睹过两人多年状况的宫人。但是,他们从不多说,无论是不敢还是不愿,都代表着曹后的绝对胜利。一次绝对jīng彩漂亮的胜利。赵顼觉得,如果自己是曹后也会这么做,或者,他还可以把这种方法引用到政治上来,彻底地击败敌人赢得属于自己的绝对胜利。
其实,英宗赵曙并非曹后与仁宗的亲生儿子。仁宗先后临幸过百十名妃嫔,却只有三位为他诞下了皇子,不幸的是这几位皇子全部夭折。仁宗本性好色,晚年又求子心切,广御妃嫔,结果身体越来越差,十数年只得一名妃子有孕,而且生下的还只是位公主。曹后无子,把汝南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抱养在宫中认为义子,同时抱养的还有侍中高琼的曾孙女,曹后亲姐姐的女儿,此女与赵宗实同年而生,一齐在曹后宫中青梅竹马地长大。御使中丞包拯见仁宗已至晚年仍迟迟不肯立储,便先后数次反复奏请,谓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太子不立则是根本不立,日后必有祸患。至嘉祐七年八月,仁宗才终于同意立储,命翰林学士王珪草诏,立曹后养子赵宗实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曙。嘉祐八年三月仁宗驾崩于福宁殿西阁,遗诏皇子曙即皇帝位,皇后曹氏为皇太后。新立的皇帝便是赵顼的父亲英宗,而英宗随后所册封的皇后便是与他从小一起被曹太后抚养长大的高氏女。
所以,没有曹后,就没有当初的英宗和如今的皇帝赵顼。
想到这里,赵顼幽然长叹,他对曹太皇太后又敬又畏,心存亲近之心却又每每做出忤逆之事,或许是他们彼此个性都太qiáng,反而不易相容罢。
--------------------------------------------------------------------------------
2006-5-24 17:18 9楼
> 花的心
普通会员
(花的心)
眼儿媚(11):白jú
2003年03月21日09:12:59 网易文化 米兰Lady
白jú
"官家可知你母后病了么?"曹太皇太后终于开口问道,"官家"二字咬得极重。她与高太后一样,若非当着外人的面便称赵顼为"顼儿",虽赵顼登基做了皇帝仍不改口,但如赵顼行事惹恼激怒了她,她就会刻意用"皇上"、"皇帝"或"官家"来称呼他,同样的称呼赵顼的妃嫔叫来婉转悦耳温情脉脉,而一旦出自太皇太后之口立即变得冰冷无比、暗含讥讽。
赵顼颔首道:"知道。方才已经前往母后寝宫探视过了。"
"官家可知她所患何疾?"
"想是旧疾复发,御医说并无大碍,服两剂药便会好。"
"不错,她这是旧疾复发,但却不是一两剂药就能治好的。"太皇太后冷笑道:"两三年也曾发作过。那时著作佐郎张辟光上书请官家令岐王颢出宫外居,太后便气急攻心,大病一场,服什么药也不见效,最后还是官家治了张辟光离间他们母子的罪这才痊愈。这叫心病。"
果然是冲着颢的事来的。每次他稍稍让颢的生活产生一点变化她们就会觉得颢受了天大的委屈而跑到他面前一哭二闹。赵顼早已习惯,也早就有了准备。他垂目而答,貌似恭谨,实则是漠然冷对:"其实朕是故意冤枉了张辟光。当初是颢自己三番五次奏请朕批准他出宫居住都被拒绝后,他才暗托张辟光,请他出面上书再次请求的。太皇太后一向明察秋毫,这点想必不会不知。"
太皇太后微微挺身坐直,对他侧目而视:"那么,是谁令他觉得在宫内住不下去的呢?
"
"朕认为与他人无关。颢已成人,他是自觉不便继续住在宫里,更向往宫外自由的生活,所以才希望出宫外居。朕体谅母后爱子之情,因此没有批准。"
"呵,那官家如今想是想通了,觉得没必要体谅了,诺大的汴京也不知该把你弟弟安置在何处,便gān脆把他流放到边疆去牧马厮杀去了!"
"太皇太后误会了。朕令颢弟前去收复河湟是为了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以免群臣攻击宗室皇族……"
"我来替官家说罢。"太皇太后打断赵顼的话,继续说道:"群臣攻击宗室皇族安享皇恩、不思进取,借着皇帝恩赐的财物官爵大肆挥霍、奢靡无度,而于家于国毫无建树,有如硕鼠蠹虫。可是如此?"
赵顼无语,只默默点头。
"你自己说,你那颢弟可属他们攻击的纨绔子弟、硕鼠蠹虫?他天资颖异,小小年纪便有忧国忧民之心,理政决事均明达有道。官家每遇难事他必积极上书提出意见建议为君分忧,无奈你从来不接纳他的建议,从来不重用他。"
"非是朕不想重用颢弟,只是觉得他武功胜过文才,用作武将更加适合。"
"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眼儿媚》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