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32 章(1/2)
盛兴,她是怎的伤心了。
冯氏道:“外面传的你就信?他董三爷一家我自认从来都不曾苛待过;再说如姐生痘的事,那是我硬说的吗?送孩子离开那是董家的规矩,如哥也是生过痘的,我怎么就没让人送他走?再说说那香囊,那是我让人买的还是我让人做的了?那是大嫂从京里送来江宁的,送的是一盒子香囊,我难道还要挨个看了不成?我让人送去东府给那边的挑,挑剩下才拿回来的。我看都没看的东西就说成我送的了,我害她一个养女做什么?老爷是觉得我平日里管着内宅闲的没事做吗?”
冯氏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越说越觉得自己占理,越说委屈,越说越来劲。
她从成婚时开始说,说了董文德在陈家长大,她被人说三道四的委屈;说了她管家的不易,上孝顺公婆,下抚育幼子的艰辛;还说了董文德回来给她添的麻烦;更说了他董盛兴对董文德不管不问,不打不骂给她带来的难处。
她把自己的为难和辛苦说的淋漓尽致。
二老爷听着听着也开始愧疚了,他因为陈氏的缘故所以不喜董文德,所以才对他不理不睬的,包括他做了错事都不去追究,在这件事上,的确是为难了冯氏。
他却没有想过,陈氏同样的孝顺公婆,管里内外,伺候丈夫抚育子女,却从不曾埋怨过半句。
他如今记得全是陈氏死前那鄙视和不屑的目光,陈氏的好他是半点都没有记得了。董文德就因为那眼神像极了陈氏,这才不得他的待见。
董盛兴被闹了个里外不是人,虽说冯氏说的有理,可是外面的却是众口悠悠。
二老太爷气甩袖子直接走人,他是越来越觉得冯氏不如陈氏端庄了。虽然他也觉冯氏不可能那样做,但是当着长辈的面吵闹成这样,可见也不是个好的。
最后还是二老爷服了软,给冯氏道了歉。
男人对后宅的事永远都是又瞎又聋的,只看的到好的,看不到坏的,但凡女人的话都不会过深的去探究。
董盛兴道:“我不是气急了么,你这几年做的,我也是看在眼里的。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这事我先让人压下,回头你叫人好好去查查,听说是在赏花宴上闹出的事。”
董家的政敌一直都不少,有人借着由头闹事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这个由头总是要找出来的。
很快的冯氏就查到了赏花宴上董如意说出来的话。
冯氏气的砸了手了茶碗,道:“那丫头就是来我的,就因为她,董文德给我添了多少麻烦?”
吕妈妈赶忙道:“我的好夫人,你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跟她置气,要是再从咱们这里传出点什么,不就应了那流言蜚语了吗?咱们就在家里躲阵子,风头总是会过去的,到时候等他们回了董家,再一个个收拾。”
冯氏眼睛红红,她是彻底的恨上了董文德一家。
可能是很多人眼红董文德的位置,这件事非但没有被压下去反而越演愈烈。
第三十五章 嫌隙
董盛兴被直接点了名,江南监察御史于冠生直接书信一封,让他尽快处理好家中之事,否则明年的调任他自己看着办吧。
五年一次的调任又要到了,是高升还是贬降都看这一年的了。
董家在江宁的势力很大,董盛兴在江宁这几年的政绩比历届的官员都要好。
他是最有机会高升的,只是这次冯氏的事被有心人利用了起来,一个治家不严的罪过可大可小。
要是以往他根本就不惧怕什么,有董家在任谁也翻出天来,可是如今他的大堂兄董盛鸣正在争取进入内阁。
董家有很大可能放弃江宁这边的博弈,那么他不但高升无望,很有可能连这个地方都呆不下去,更有甚者还会因此再耽搁十年。
他用了二十年才爬到如今的位置,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的晋升之路,董家也不行。
否则当年的陈氏就死的毫无意义了,而他这二十年所做的岂不是枉然。
十年对于官场上打滚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点董盛兴比任何人都明白。
董盛兴回到府中,第一时间招来了府内的幕僚。
他拍着桌子问道:“这样的谣言怎么还没有压下。”
所有人纷纷看向了江先生。
这位江先生头发胡子花白,已经年过六十。
他跟了董盛兴二十多年,是董盛兴最看中的人。
他帮了董盛兴很多,董盛兴能有今日这样的成绩,他功不可没。
江先生老神在在的放下手中的茶碗,分析道:“这事是因董家三爷而起,自然要董家三爷来解决,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虽说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但是无风不起浪,只要没了风和水,就算在推波也于事无补了。”
董盛兴道:“这个我岂是不知,可是贤清去了京兆,等他回来什么都迟了,还请江先生指点一二。”
这位江先生从来都是如此,如果董盛兴不亲自请教,他是说一半藏一半的。
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荣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