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67 章(1/2)
让它慢慢的化开,接着用这里一种特殊的竹子——俗名:石竹子,长大了也就筷子粗细,中间空心少,截成半寸长一个的丁,做支撑蜡烛的蜡棍,外面从蜡棍的中央开始裹上一层薄薄的棉花,头头高出蜡棍些许,这是做蜡芯,以后蜡烛做好,点着外露的棉花,一根蜡烛就着了,若做得好,一根可以点半个时辰不灭。
白升山手艺老道,一连截了六十根,庄稼人讲究吉利,一个个缠上棉花,锦睿,锦遇也来帮忙。
“哥,你看我做的!”锦遇将一大片棉花裹在蜡棍上,显得胖胖的,明显是不合格产品。
“棉花太多了,你这个一根就用了无根的棉花。”
锦睿接过他的杰作,一点点往下拆,然后自己卷好了,又偷偷看看沉静的父亲,看他没什么表情,才放心。
“是这样吗?”锦遇不死心,哥哥一手一根,他怎么做不好,胖胖的小手用力的搓,果然搓出一个还差不多的来。
他喜欢得到哥哥的赞同。
“棉花眼子太长,做出来会费蜡油,照不了多久,蜡烛就烧光了,不行!”锦睿忙着手下,只瞄了一眼,给出中肯意见。
一根接近于白升山成品的蜡芯做好,他希望今年爹爹能允许他完成蜡烛制作的最后一步,上蜡。
对他来说,那是一道神奇的工序,一遍一遍将蜡芯往陶罐里蘸,一层一层的给蜡芯裹,本来一根细细的蜡芯就能变成头大身子圆的蜡烛。
“爹,你看我这一根,成不成?”锦遇一连遭到打击,有些灰心,在火炉子上吹了一阵火,手上,脸上沾满了黑炭,小脸跟个花猫儿似的。
“成,等会儿你自己蘸蜡,看看做出来的能不能用!”锦苏抱着小愈进来,一眼就看出了门道,看锦遇手里松散的蜡芯,笑道。
白升山抽空看了儿子的杰作一眼,皱着眉,再看锦睿做的漂亮,到底什么话没说。
“二姐,我做的真的可以吗?”锦遇终于遇到伯乐的开心笑道。
锦睿瞪上一眼,也不看看自己做的那是啥!
“你看爹爹和哥哥做的,和你的一样吗?”锦苏不答反问,果然看到锦遇认真地盯着锦睿手下,接道:
“你再看看,哥哥到底是怎么搓的?”
“我会了,会了!”锦遇将那胖小子扔到一旁,重新选了一根,温柔的撕了一小片棉花,学着锦睿的动作规矩的搓,出来的结果真的比刚刚的要好,一脸的兴奋。
“会了就好,等会儿爹爹做好了,你就将自己做的也蘸上蜡油,今晚点在自己屋里,看能着多长时间!”
白升山憨憨的笑了,这个二妞子比他还要纵容小子们。
“二姐,我也可以吗?”
锦睿跃跃欲试,他也可以自己做蜡烛吗?
“可以,你做的已经很好了,等会儿蘸蜡烛的工作交给你!”白锦苏对这个她爹眨眼睛,有时候就是要尝试,虽然弟弟们还小,但是自己做,好坏自己就能知道,一来可以总结经验,二来,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兴趣。
吃过大饼和稀饭做成的早饭,王氏和流苏在厨房里忙碌着,将白锦苏买回来的ròu全部煮了,因着白面稀有,和着荞面炸油圈圈,厨房里一派烟熏火燎的忙碌景象。
白锦苏在门口看了眼,急巴巴跑回了自己屋。
早上老白家的人没来闹,一家人算是松了口气,白锦苏亦然,想着寻个时间跟大伯,三叔商量做豆腐的事。
中午,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算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几个人兴奋的用手盛着雪花,拿出了白锦苏准备的花炮,是不是的放上一串子,啪啪啪的满院子都是响声,有了点过年的气氛。
晚饭大概四点就开始做了,是家常饺子,过年,基本上家家都吃饺子,只是里面的馅料,因着贫富有些差距。
白锦苏家的是猪ròu大葱馅的,厚厚的猪ròu,伴上辣甜的大葱算得上美味。
厨房重新做了桌子,刷了墙粉,白白的,新新的,一派敞亮,流苏的炕留着,上面放了席子,放着几个大木盆,里面盛着刚出锅的猪ròu,鸡ròu,闻着ròu香,娘们三个说着话,手下一通忙,心里却都,美滋滋的。
“白德,你到底什么时候才找那小贱人算账?”
老太太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都要等到晚上了也不见白德行动,这会儿一把夺过他的碗,当着儿子媳妇的面,就呛声。
“过了年再说!”
白德一句话引来了一家大小的怨愤,白桂花尤其气愤,要是没了地,家里不可能顿顿吃白面,都是白锦苏这个贱人害的!
“爹,你尝尝这豆腐,味道真是不错,锦苏这孩子到底是长大了,也有本事了!”张氏用公筷夹起一块豆腐放进白德的碗里,若有所指的,说道。
按照习俗只有大年三十的饭一家人围着桌子吃,要是平日里媳妇不能上桌。
“闭嘴,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老太太拐杖敲得嘎吱响,这个讨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