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 36 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36 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到一个人给收废品的讨价还价,说他家有一辆加重飞鸽车,还能骑。

“收废品的给他十块钱,他非让再长长。收废品的没买就走了。我想让你给我问问,我给他十五块钱,看看他卖吧不。”

“噢,你知道他叫什么吗?”

“不知道。”

“他家在什么地方?”

“也不知道。是在大街上说的。”

王晓华-梅是一问三不知。

王贵勇笑笑:“这村子大,过去是十三个小队,还真不好找。你非要加重飞鸽牌儿的?”

“不一定。永久、凤凰的,加重、轻便的都行。但必须是很早以前有大梁的,还得买过来就能骑。”

“现在的自行车很轻便,你买那个干什么?”

“给我爸爸。我爸爸就喜欢老式的。”

“好吧,我给你问问。可能不大好买。原先我家里也有一辆加重永久的,现在光剩了架子了,在老院儿里扔着哩。不是在行人儿,没人放着这个。”

“那就麻烦你了。我给你留下钱。”

“不不,不用。十块十几块,我先给你垫着。你赶集时过来看看也就是了。”

“也行。不过,要是卖的多,你就全给我留下。我家里还有哥哥、叔叔,他们也都喜欢老式的。”

“好好,你这孩子,真会揽买卖。”

“爷爷再见!”

王晓华-梅是笑着跑出前世王贵勇家的。

又定下了一桩买卖。现实中的五、六、七十年代,只有这几种老式自行车,现在没货也没人买得起,过几年凭票证供应。即便是旧的,没几十元也买不到手。

前世的钱如此毛,十几穗嫩玉米就能换一辆自行车,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十九章 拜干姊妹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晓华又来到王晓华-梅的住处,告诉她她拿到香和洋火了,问什么时候拜干姊妹。

王晓华-梅:“吃了晚饭以后。”

食堂的晚饭比较早。社员们在太阳下山不下山的时候收工,回来洗洗就进食堂。吃完晚饭天刚蒙蒙黑,能看清外面的物体。

这个时期学校不留作业,晚饭以后,孩子们要在外面玩儿很长时间,跑的满街都是。所以王晓华-梅选择了这个时间。

王晓华:“在哪里?”

王晓华-梅:“就在你家的东闲院里吧。”

东闲院其实就是以后她们的家,前世是六十年代初盖上房子住进去的。也就是王晓华-梅通过空间通道穿越到前世,看到的前世王贵勇那处院墙有豁口的旧宅院。选在那里,也是一种怀旧心理。

王晓华:“还叫别人不?”

王晓华-梅:“谁也不叫了,就咱俩。”

说是谁也不叫,小尾巴王贵勇是躲不开的。王晓华就是不领着他,他也会自己去找王晓华-梅。

拜干姊妹是王晓华-梅精心设计的,这样就可以拉近现在的自己与前世自己的距离,以便联系。想把这一仪式办的隆重一些,下午买的动物饼干、江米条、王晓叶给的葡萄,各抱了一小包。

包装纸用的是在前世现代被放在自行车筐里的广告。王晓华和王贵勇一个上一年级刚学a、o、e,一个还没进过学校门,王晓华-梅裁的又是没有日期的地方,不怕他们发现破绽。

王晓华拿来了三炷香和两根火柴。怕被奶奶发现,也没敢拿火柴盒。所幸这时的火柴是白头的,上面的白磷很粗糙,只要在硬物如砖墙、石头上摩擦就能点燃。

吃过晚饭,三个人便来到老家东边的闲院儿。

闲院儿里长着很多树,最醒目的是两大棵枣树,长在北房的位置上,要盖房必须先刨了它们。所以,王晓华-梅对枣树没多大印象。

在庭院的位置上,有两棵已经刨倒的大榆树。直径足有一尺半,桠杈已经锯掉。显然是父亲王长锁参加了生产队上的会议后,担心被共有了,赶紧刨倒放起来,预备着盖房时当房梁。一家七口人,总挤在老院儿里也不是办法。

在闲院儿的东南角上,还有两间草棚子,是过去单干时的牲口棚。现在里面放着为王廷烁夫妇预备的寿材。

这里有这么一个风俗:老人过了花甲之年,就要为其准备下寿材,一防不测。夫妇二人都在世,也是只准备一口,谁先走谁用。然后再给活着的预备。夫妇两总有先有后,再预备也来得及。

寿材的一侧还堆着几根檩条,是预备这院儿盖房用的。再添上庭院里的两根榆木梁,三间北房的木料也就所差无几了。

王晓华-梅真盼着他们把房早早盖起来,自己也好回到这个家庭里。只可惜前世是在六一年父亲去世后,才在爷爷的操持下,邻居们帮忙盖起来的。什么原因回忆不起来了。

王晓华-梅观看的工夫,王晓华已经把刨树时掘出来的碎土,堆了倒扣的吃饭碗般大小的一个小土堆。又在墙头的碱脚砖上划燃火柴,点燃起三炷香,插在了土堆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