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 21 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21 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太太说道:“小姑娘,你大人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叫卖?”

“俺妈在别处卖哩,奶奶,你买几穗嫩玉米吧!我这个比现代的好吃。你吃一次,保证你不再买别人的。”

“哦,比现代的好吃?那你这个是哪代的?古代的还是远古时代的?”老太太很幽默地笑着说,看样子是个有文化的主儿。

王晓华-梅一惊,发现自己说漏嘴了,忙往回圆:“当然是现代的了。我是说,保证比上化肥的好吃。因为现在上化肥、打农药的挺多,我就省略说成了现代了。奶奶,您买点儿吧,保证上不了当。”

“你怎么知道没上化肥没打农药?”老太太说着,蹲下翻看起来。

“我当然知道了,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王晓华-梅也没闲着,继续解释。

“李老师,你买嫩玉米?”一个中年妇女推着自行车走过来,与老太太打招呼。

原来是退休教师,怪不得这样会抠字眼儿!王晓华-梅腹排。

“嗯呐。素巧啊!我见这孩子挺会招揽生意,就看了看。一个虫眼儿也没有,她愣说没打农药,小小年龄就说瞎话。”

王晓华-梅一听不干了。心道:那个现实中根本就没有农药化肥这一说,上哪里打去!你这不是污蔑人吗?便抬高了声音说:

“这个阿姨叫您老师,我也称呼您一声老师奶奶。给你说吧,我这玉米是老品种,抗病虫害。你看这玉米粒儿”

说着剥开一穗:“圆鼓鼓的,像不像圆锥体的形状?您再想想现在的杂交玉米,扁扁的跟马牙一个样,明显的不同。

“您再看这颜色,还没熟,就金黄金黄的;您再想想杂交的玉米,说白不白说黄不黄的,比我这个可差远了去了!”

王晓华-梅这一说不要紧,吸引的附近卖菜的也围了过来。

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儿拿起一穗看了又看,惊喜地说:“这玉米像极了老常年的小粒红,有好几十年没见过这品种了。小姑娘,你是哪村的?从哪里淘换来的种子?”

王晓华-梅心想:给他们说了村名别再去村里打听,去了非得闹玄幻不可。小嘴儿一撅,不无委屈地说:

“这个低产,我家里就种了一点儿自个儿吃的。因为嫩玉米卖钱多,我费了好大劲儿,才说通家人拿出来卖的。”

“嘿,这小姑娘心眼儿还挺多,怕泄露商机啊!”一个中年男人说。

老头儿笑笑:“不说也罢!我买你五块钱的,给六穗不?家里就我们老两口,买回去享受享受!”

王晓华-梅:“给!你挑吧!”

老头儿跳了六穗,给了王晓华-梅一张五元的票子。

“你是说,这品种真能抗病虫害?”叫李老师的老奶奶问老头儿。

“抗不抗病虫害不知道。不过,老常年的玉米从来不打农药,也长的挺好。多年没见了,买几穗尝尝鲜儿。”老头儿笑得很是自然,一副重见宝物的样子。

“我买六穗!”

“我买六穗!”

“我也买六穗!”

几个人同时蹲下挑拣起来。当李老太太想蹲下时,已经没地方了。

人们都走了以后,王晓华-梅数了数篮子里的嫩玉米,还有十四穗,对李老太太说:“老师奶奶,你给十块钱,这十四穗全是您的了。怎么样?”

李老太太:“行!就冲你这么小就这么会做买卖,我全要了。”

钱、货交清后,王晓华-梅又问:“奶奶,你当过老师,认识的人多,你听说谁家卖旧自行车呀?飞鸽的、凤凰的、永久的,加重、轻便的都可以。但要能骑,比卖给收废品的略贵点儿就行。”

第二十三章 买自行车、旧衣裳

李老太太:“你说的这些都是五、六、七十年代的自行车了,现在哪里还有这种车子?你岁数不大,怎么知道这些老牌子?”

王晓华-梅笑笑:“我听收废品的说的。”

“你买这个干什么?”

“高的给家里人,矮的我自己骑。”

“我有一个儿童车哩,是我孙女八、九岁上买的,十二、三就不骑了,你要不?”

王晓华-梅一听说儿童车,这不正适合自己嘛!忙问道:“多少钱?”

李老太太:“一百六十多块钱买的,多半成新,怎么也得四、五十块吧!”

“奶奶,我就卖嫩玉米的这钱,还想给弟弟妹妹买小衣裳什么的,我给您二十块怎么样?”

“二十块?忒少了。”

“一个加重飞鸽车才十块钱,二十块不少!”

“这与加重飞鸽车可不能相提并论。飞鸽车重的很,还带大梁,你搬不动也没法儿骑。我这个又轻便又好,高矮里你骑着正好。这样吧,你给三十块钱!”

“奶奶,不依着你,也不依着我,咱两下里一,我给你二十五,怎么样?”

李老太太被逗笑了:“看在你这张小巧嘴儿的份上,卖给你!跟着我家里推像车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