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505 章(1/2)
开一角拿件老倌留在家里的军大衣披肩膀上,心细的发现衣柜里的衣裳好像少了。
眯起了眼睛仔细地瞧,真少了,两件外套,米色系长褂毛衫和纯色毛开衫。
这两件衣裳自打入春后就没穿过,不可能拿出来搁到哪里,唯有一个可能,第三只手顺手带了。
这小偷是智障吗,顺手带走衣裳,建设村虽说三百多户人家,可穿毛衫的几乎没啥人,毕竟村里人对穿着这一块还不太讲究,照样是五十六年代的深色系的确良和宽大裤子装扮。
就不怕哪天穿在路上被认出来吗?
不过杨小娥没心思细想,批好军大衣,给扣子扣住,走到门边推开便出去。
邓建军坐在院子的石头椅子,看她走过来,起身把手中记账本子递过去,俊脸严肃,“你看,这有问题。”
杨小娥接过来细瞧,八月份进九千二十元整的毛线,按照以往的生产量,得七千三百件左右,可这账本上记载毛衣制品量为五千六十件,差不多少了一半。
杨小娥看一眼邓建军,问,“你确定这账单毛衣记错?”
“肯定的啊。”邓建军郑重点头。
杨小娥低头,又把账本上记载数目看了一遍,九百二十元毛线,生产出毛衣制品为七千三百件,没错,按照以前的生产记录正是。
少生产,唯有一种可能性,杨小娥把记账本合上,抬头对上邓建军,道:“走,上工作室。”
“好。”邓建军应着,手里拿着手电筒,这会拧亮了照在杨小娥面前的路。
两人到了工作室,加班的婶子们收拾收拾下班了,看到两个老板都停下来笑着告别。
等员工都走了后,小毛在整理今天制出来的毛衣成品,装进一个黑色大塑料袋里,再拿一个大编织袋套着。
杨小娥看了一下,生产线是分批生产,大概十个人制一种毛衣款式,这会每个款式分别拿一件,再拿尺子,粉笔,朝办公室走。
邓建军望着杨小娥,有点搞不懂她在弄啥子鬼。
杨小娥不急不慢地把六个款式的毛衣展开再桌子上,道:“这一个礼拜都生产这六种款式吧?”接着抬头看向邓建军。
邓建军微微愣了下,而后点头,“没错。”
杨小娥拿尺子对准毛衣,像是在验货一样,嘴里念,“上好的毛线,是特细,它是编织毛线中最细的一种,特点为轻盈,柔软,色泽变化多端,夏天穿着它制出的衣裳,轻薄,合身,当然,毛线用量较省。嗯,有三尺二吗?我量量。”
说着,杨小娥拿木尺开始量尺寸,接着在桌子上那粉笔记录。
邓建军不清楚啥状况,看也看不明白,他就是管账和跑业务的,不懂情有可原。
小毛就晓得一清二楚,特细的毛线制出的衣裳,一件光毛线成本是五块钱,这次有五家批发商有需求,总计五百件,算起来毛线成本就是两千五百块。
正文 第六百零一章床底有人(3更)
但是,如果毛衣款式哪个部位多出来,比如一只袖子过长,或者腰部下摆加长,那需要的毛线就超过了,成本可能就是五块多。
检查毛衣质量的人是李美伢,最近听说休假没来上班,这个工作就交给了黄金丽接手,但看黄金丽也是一天天魂不守舍的样子,怕是真的没检查出来。
果不其然,下一秒杨小娥就进入主题,“是三尺二没错,肩膀,腰宽,都合格,算起来一件成本五块,账本上这款毛衣制了两百件,成本是一千块。”
接着以同种方式分别对几款毛衣进行了量尺,没多也没少,毛衣制品是合格的。
“毛衣生产是没问题的,可以排除疑惑。现在就看是不是进货时少了。”说着杨小娥抬眼看向邓建军。
听这么一分析,邓建军有点明白了,但也更加迷糊了,“进货没问题,都是老合作,不会也不敢对我们偷工减料,再说,毛线到货后,我还督促福老实称过呢。”
“这个我能证明,福叔拿秤砣称过,毛线是没问题的,重量也是保证的。”小毛道。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疑惑起来。
“奇怪了,这么多毛线,咋个这上面的账单跟制出来的毛衣量不符合呢?”
“这是咋个了?”
“就是啊,咋个回事啊?”
邓建军和小毛纷纷不解。
杨小娥秀眉皱起,也是陷入了迷惑。
邓建军抬起手腕看手表,八点多了,今天家里有远方亲戚来,早上上班时爹妈特意督促早点回家陪亲戚坐坐,说说话啥的。
“嫂子,这事明天再好好琢磨,我家里有事,要不先回去?”邓建军提议道。
也想不出个头绪来,杨小娥点头,“成,你走吧。”
邓建军嗯了声,走了两步又停下步子,回头望着她,“嫂子,今晚你跟小军不回去了?”
“不回了,明天再说。”眼下账单出了问题,回县城出租房杨小娥心里也不踏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八零农村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