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27 章(1/2)
培良的话音)“……桂芳,今天我特别高兴。女儿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同时也让我更加想念您……您不妨来农场住些日子试试,看看到底有没有您想象的那样苦……” 马培良的新居。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 马培良坐在大床上,看今天收到的王桂芳的来信:(王桂芳的话音)“……我恼恨您,也思念您,更思念小芳。等冬闲了,我准备去农场看看……” 小芳人站在床上,身子趴在爸爸背上,歪着小脑袋也在看信。马培良不放心地用一只手伸向背后,搂着小芳的小屁股。 小芳机灵地问爸爸:“妈妈说我了吗?” 马培良告诉女儿:“说了,说了。妈妈说,她非常想你,要来看你呢!” 方桌对面,奶奶带着老花眼镜,凑着美孚灯在缝补衣服。得知桂芳将要来农场,高兴得和儿子、孙女一样满脸堆笑。 从小闸口到农场的路上。冬日。 自行车后座带着王桂芳,顶着强劲的北风,马培良吃力地骑着。 他停下车。在车两边叉着腿支撑着。嘴里呼出的和头上冒出的热气都迅速地向后飘散。他气喘吁吁地对王桂芳说道:“今天,正好赶上顶风,实在是骑不动了。” 王桂芳身穿马培良的军大衣,头上包着方巾,口鼻上蒙着大号口罩,紧缩着头颈,说:“那就再让我下来走吧。这鬼地方,风怎么这么大?” 王桂芳越走越慢,最后停下脚步说:“我不想去农场了,让我回去吧。” 马培良朗朗大笑,说:“说什么傻话呀!一千步走了九百九十九,就差一步就到农场了,还要回头走?” 王桂芳沮丧地摇摇头说:“我……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马培良说:“那你坐在车上,我推你走。”他像抱小孩似地一只手就把王桂芳轻轻抱上了车后座。 马培良推着车子朝前走。 王桂芳问:“碰上这样的大风天,也要干活吗?” 马培良答:“要。” 王桂芳问:“干啥呢?” 马培良答:“挖沟。” 王桂芳问:“天han地冻了,也能挖?” 马培良答:“能。先用洋镐,刨去冻土层。” 王桂芳问:“要是手冻僵了呢?” 马培良答:“不会的。” 王桂芳说:“怎么不会呢?我的脚都冻麻木了,你还是让我下车走吧。” 马培良说:“你这是坐麻木了。那你就下来走一会,我再骑车带你。” 农场的条田都灌上了水。除了路、田埂和远处的场部房屋,天地间一片白。 马培良告诉王桂芳:“就要到了。” 王桂芳惊讶地问:“这就算是农场了?” 马培良答:“前头有房子的地方就是场部。” “谢天谢地!不去管它,总算要到了。” 王桂芳欣慰地说后又不解地问,“哎,怎么四周全是鱼塘?” 马培良笑得合不拢嘴。告诉她:“那全是水稻田!” 王桂芳又问:“水稻田里为什么要灌上水?” 马培良答:“这里与江南不同,地里有盐碱。不灌上水会泛盐碱,灌上水后既能压住盐碱,又可以通过进、排水减少地里的盐碱成分。” 王桂芳叹息道:“唉,给人的感觉是一片荒凉!” 马培良解释道:“条田之间的防风林带,还没有栽上树;又到了冬天,田埂上看不见青草;稻田里都上了水,没有庄稼。看上去就显得满目荒凉了。等天一热,就会好看的。” 马培良和王桂芳从场部一溜房子旁经过。 王桂芳边走边看墙壁:墙上的砖头怎么都风化剥离掉渣了?于是她问:“这些房子是哪个朝代盖的?” 马培良笑了笑说道:“尽说傻话!这是六零年创建农场的时候才盖的。” 王桂芳感叹道:“乖乖!苏北的风好厉害。才几年,房墙上的砖头都被风吹得一层一层蜕皮!” 马培良告诉她:“不是风厉害,是地里的盐碱厉害。随地下潮气爬上房墙的盐碱,经年累月地对墙砖腐蚀,由外到里,一层一层‘碱化剥离’,墙砖表面就成为粉末状了。” 营区里静悄悄的。王桂芳又不解地问:“哎?农场里怎么会这么冷冷清清?” 马培良说:“还没有下班。等下了班,就热闹了。” 马培良家。傍晚。 下班后,果真热闹了。马培良家的屋里和屋外的窗户旁,围满了探头探脑来观看的知青和老职工。窗户下张望的人在轻声议论:“这么年轻!马老师倒像她爹了!” 还有不少人在纷至沓来。 跑来的人嘴里喊道:“哦!去看新娘子哦!” 回头走的人夸赞道:“快点去看看吧,马老师的老婆漂亮得不得了!” 不大的屋里挤满了人。多数人只能站着。 周书记对王桂芳说:“这里的生活虽然说比无锡城里要艰苦些,可你们全家能团在一块,互相都有个照应,总比分居两地牵肠挂肚强。你陪马场长在农场住些日子吧,习惯了就好了。你看在座的,不都生活得挺好吗?又健康又美丽!黑一点没关系,只要有人喜欢就行。丫头们,对不对啊?” 哄堂大笑中,很多女知青羞涩地背过脸或是低下头。 黄场长跟马老师打诨说:“真想不到马场长金屋里还藏着这么一个闭月羞花的漂亮媳妇!啧啧,你真有福气啊!哎?刚结婚就来农场,两年里只在家陪她十来天。你们俩口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呀?”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一张张笑脸中有王桂芳羞赧的笑脸、奶奶慈祥的笑脸、小芳天真可爱的笑脸。 吴队长也对马老师戏谑道:“你早就该把新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哀怨姻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