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76 章(1/2)
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她心里知道,这是关东军撤离了黄安口。自己如今离开了队伍,永远失去了回家的机会。回不去那日思夜想的北海道了,只能在这赫家园子里做一个媳妇,做一个母亲,平平静静地走过一生。北海道这三个字成了她永远遥不可及的故乡。禁不住眼泪一串串流下来。听婆婆在屋子里喊,她才突然醒过神来,转身回到屋子里见了图兰格说:“额娘,走了。”
“什么走了?”图兰格惊奇地问。
“警备队撤走了,我哥哥我嫂子都走了,扔下我和梦醒了……”百合难过地趴在南炕上痛哭起来。图兰格说:“百合,别哭,你有银蛋儿,这会儿还有梦醒,有韵志还有额娘,还有这个家和园子里的人,你不孤单,你在中国有家,有孩子,有根基,不用那悲伤,也许过些年你就可以带银蛋和梦醒去了,一切都会好的,人活得年头久了,就知道了,这世事难料啊。”
小梦醒什么也不知道,在大口大口地吃玉米面糊糊,吃得香香的。抿着粉红色的小嘴,嘴角上还挂着一点糊糊,看着图兰格:“依依呀呀”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
图兰格又说:“百合,别哭了,看梦醒都在笑你喽,笑百合妈妈哭鼻子喽,快过来抱抱梦醒”
百合起来了,抱过梦醒,心里还在哭,图兰格能理解她的心情,说:“百合,你不用太难过,现在只是差韵志不在家,可韵一不是说了吗,他是去抗日了,这日本人走了,他可能很快就回来了,他一回来就好了。”
百合点头答应。
警备队和樱花谷被小镇上的警署接收维护治安,警署里的另一个探长叫樊大头,他带着两个随从,拿了两个大锁头,来到樱花谷和警备队,用大钉子把门窗钉死了,嘎巴一下,锁上了大铁门,这个平时就像监牢一样的樱花谷和警备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晚上没人的时候,他叫上心腹苟财,两个人一起提着马灯来到樱花谷,开了铁门,进到里面挨着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宝物。想先发一笔财,然后再上交房产。樱花谷三层楼,他们一层层地看,看一楼客厅里有些大花瓶和字画,有的是日本货。有红木家具和穿用,有皮靴和大氅。二楼书房里都是书,三楼的卧室里就是些简单的用品。樊大头说:“一个堂堂的日本商人,也不能就这么穷啊,就这点东西啊,一定不会的,再说,他们走那天,我还来过,没见那夫妻抱着孩子啊!那孩子呢,准是搁这黄安口了,能是谁家呢?”
苟财说:“那准是赫家园子。那赫家老太太,这全黄安口,就她能做出这样体面、亮堂、仗义的事情来。”
“你是说那赫韵志他妈啊,别说,还真差不多。他那媳妇不就是日本人吗,是那商人山本的妹子,这孩子留下在赫家,合情理。”樊大头说。
“孩子在赫家,值钱的东西就一定留在那,你信不信?”苟财说。
“可是那赫老太太谁敢惹啊,弄不好,会惹起一身火来。”樊大头说。
“那也不能就这么白白的丢了这发财的机会啊。想想法子吧。”苟财说。
“正好赫韵志不在家,去赫家园子探探路听听信儿再说。”樊大头说。
苟财说:“这要是让赫韵志知道了还不要咱们的小命啊。”樊大头说:“赫韵志早就见阎王了,怕什么,现在警署我说了算,不让别人知道,就咱俩去赫家园子,敲他一笔再说。”
富丽蚕丝厂生产出的产品多样化,丝稠多种花纹和色彩,引起客商们的喜爱。珲春,牛庄货栈都展出了赫家的丝织品,货栈里五彩缤纷,琳琅满目。
这时候的克晴被调到厂部。她的管理才能得到实践的印证。这时候的蚕农们都在精心管理自己的蚕场,这几年赫家实行的股份制经营盘活了一些被丝八爷几乎要毁灭的蚕场。蚕户们也互相沟通,都说赫家富丽蚕丝厂经营有道,蚕农不仅获利大而且有保障。听到这个信息的蚕农都纷纷前来这里入股份。一些缫丝作坊也来签约,到时来这里卖蚕丝。克晴亲自下乡指导蚕农,进一步指导他们怎么样养蚕收茧,怎么样缫丝,温度多少最合适等等。蚕农都很欢迎她,她一下乡,还能带会一些土产和山货呢。
罗**,见克晴在外面风风火火,自己的工作在车间和电工房子里,白天一点也走不脱,她牵挂克晴怕她太累了。
这时候,克晴充分地表现出她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她每到一处,都有一些回响。人们都称赞她是赫家园子里最能干的姑娘,有学识,有气魄有胆量。胆大心细,凡事不慌。
一天,樊大头带苟财来到赫家园子,进了图兰格的屋子里,说是来看看,一是韵志走了这么久也没有动静,二是看看园子里有什么外来户没有。
图兰格说:“这园子里除了姓赫就是姓赫的,没有什么外来人,你要是想看就自己看吧。每个房子都没上锁,随便看就是了”
樊大头说:“赫韵志走了这么久了,没个声音,警署上一直要除名,我始终不同意这样做,但他怎么连个音讯也没有。”图兰格说:“他是我赶走的,警署不给百姓做事,一味听日本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黄安口女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