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89 章(1/1)
跟着长辈们做点仁义之事,真是多谢岳父大人。”
善存呷口茶,把头靠在椅背上,缓缓地道:“很多年前,在长土附近住着一个姓李的没落老盐商,年岁大了,长着一头长长的白发,慈眉善目的,人们都叫他李菩萨,李菩萨嗜做公益善事,凡济困扶危,急公好义之事,无不全力以赴。那时长土的河滩,只有河渡没有桥,每天无数的人过河,总有待渡之虑,尤其是在晚上,渡船停泊,碰到急事,需绕行上游石桥,极为不便。李菩萨把自己家所有的钱拿出来捐资造桥,乡人呼之“李湾草桥”。不料一夜草桥失火,有人控告系某人夜行所为,李菩萨知道后,不但不以为忤,花钱把桥修复,又在桥头挂上告牌:‘行人过桥,小心火烛’,怕再遇事故伤及无辜,雇人夜晚守桥。李菩萨是清河盐商里少有的真善人,后来家族寥落,也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人行于世,便如滴水入海,凭你是掀起滔天大浪也好,还是仅打个漩儿也好,总会有无人记得你那一天……,现在想来,真是乏味之极。”
他言语中颇有沧桑之意,静渊凝视着他,心中亦感叹人世如海日潮音,见书桌上纸笔,便悄然走到书桌旁,研了墨,拿起毛笔,微一沉吟,低头默默写下几字。
写好了,捧予善存,道:“这是唐代名相牛僧儒的诗,或略能符岳父此时心志。小婿笔迹粗陋,还望您不嫌弃。”
善存微笑着接过,他本不擅文墨,但亦觉静渊笔迹俊秀有致,潇洒出尘:“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现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善存轻声念道:“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现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好诗,好字!”
抬头看着静渊,脸上露出笑意,静渊见他目光深处还有一丝复杂的情感闪烁着,似感慨,似欣赏,似疼爱,也似警醒。
静渊道:“夜深了,爹早点休息吧。”起身告辞。
善存点点头,忽道:“想来你已经知道我买了威远煤矿的事了。”
静渊本待要离开,听到此话,便停住脚步转过身,波澜不惊地看着善存。
善存道:“你放心,天海井要用的煤,我定会低价给你。我们两家几十年来便如骨ròu相连,你有什么难处只管提,我定会全力相帮。”
静渊微微一躬身,向善存行了一礼,抬起头来,脸上却有着淡淡的疏离傲然,他倒没有回应善存的话,只温然一笑,道:“等七七从成都回来,我会亲自带着她来谢谢爹的关照。”
善存眉间微蹙,却旋即展颜,目送静渊离开,眼光却逐渐变得深沉。
……………
孟府坐落在白沙镇的至高点,论豪华富丽,不及玉澜堂;但恢弘气派却更胜于之。四十余间屋子,按南高北低的地势排开,每间屋子大门内有路可通,最高处为祖祠,中间有一个花园,十余间主人的起居室便在花园周围;最低处有一青石主道,两旁遍植高大的香樟和桂树,主道通往的尽处,便是运丰号总号。
静渊向来起得早,洗漱后在花园里透了透气。花园中有一个人工小湖,湖边有一小亭,亭柱上刻有“白华红萼,高山回溪”的对联,走到花园南角,却看见一个矮小的玻璃顶屋子,听七七讲过家里有个温室花房,此时晨雾朦胧中,已经有花工从里端着盆栽出来,想是春节前后要放置厅堂的花卉。静渊来过孟家几次,要么是在书房客房,要么是匆忙来去,倒从未在庭院里好好逛过,既已走到花房跟前,便迈步进去。
一进花房里,便是扑面的温湿之气,花香扑鼻,花房里点着电灯,种着各式香草、兰花,木架子上摆满了盛放的水仙,一个仆妇正给一大丛仙客来浇着水,见到静渊,忙笑着跟他问安。
静渊笑道:“不耽误你,我就看看。”见那花房里也无甚特别名贵的花卉,只水仙旁边有几盆荷包牡丹看起来还算是上品,转身欲走,却突然顿住脚步。
进来时没有注意,转过身才发现,花房进门右手用木栅栏圈着一小片泥土,种着一片蓝色的花,饱满的枝蔓相互缠绕,花朵娇嫩欲滴,正是七七最爱的鸭拓草。
静渊心中莫名的升起一股疑丝,忍不住问那仆妇:“这是你们七小姐要种的吧?”
那仆妇起身看了一眼,笑道:“七小姐喜欢这野花得不得了,说就爱它那种蓝,颜色娇,这花一开可以开到秋天,到冬天就不行了,飞少爷便给她在这里种了好些,秋天撒种
不想错过《盐店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