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九章:昭王殿下(1/2)
皇帝问出这话之后,贺长影还真下意识地在心里思考了一番。
他面前这人,当今圣上,年过花甲、后宫三千,作为北靖朝的主人,一辈子受人朝拜不怒自威,若说惟有一点不如意的,那必定是子嗣稀少吧。
平阳公主薛宁燕是他膝下最小的女儿,如今也年方二十,她上头仅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自她之后阖宫便再无所出。
上头那四个孩子,长公主薛嫦燕早些年在北靖国力尚弱时就被嫁去邻国结姻,如今阔别多年已是别国皇妃,与母国往来甚少,除却邻国年年的岁贡中会提一句“贵妃娘娘挂念父皇”以外,父女之间再无联系。
而余下的三位皇子,则各有各的专攻术业。
大皇子薛瑾,年二十七,是中宫嫡出,按理最应承袭父业登上皇位,可惜此人自幼喜好舞文弄墨,对帝王之术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
传说薛瑾三岁能读诗,六岁出口便成章,不过除却这些风花雪月,真真儿是浑身都瞧不出一点帝王之家的样子。皇帝调练了这个长子两年却并无成效,索性也不逼迫他什么,封了个衍王、丢给一处宅子,人现下长居京城,倒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二皇子薛玗现年二十五,与他大哥截然相反,从小就不爱那些文绉绉的东西,打会说话起就爱听兵法故事,长大之后更是沉迷骑射,练得一手好剑法。
眼下薛玗已受封邕王,远在南边的封地,想必每日骑马狩猎也是快活。
三个皇子中最小的薛琌才满二十二,刚封了昭王。
和妹妹宁燕一样,薛琌出生之时正赶上了他父皇率兵亲征的那几年,所以从小到大都是跟着父皇在马背上游走的,打小接触边将,自然也沾染了许多兵家习性,是三个兄弟中心思最为机敏、为人却最鲁莽的一个。
不过好在他年龄还小,皇帝也偏宠些,便至今放在了京城,请着文臣作师傅教导,盼望他能够改一改身上的匪气。
所以现下皇帝要问贺长影,他的“这些”皇子中究竟谁能担重任,其实说白了就是问他,邕王和昭王之间,到底选择哪个作太子。
要依着贺长影的心思,很明显,作太子最合适的人选是邕王薛玗。
年纪不大不小,性子不急不躁,武功了得、又熟读兵法古籍,正是集帝王气概于一身的人。
可明眼人都能瞧出来皇帝偏爱小儿子昭王,说到底立太子是皇帝的家事,再加上贺家这么一个极为特殊的身份,贺长影自然不敢乱说话,只是顺着皇帝笑了两声,头也没敢抬。
“回皇上,臣年纪尚轻,膝下还无子嗣,自然体会不得您做父亲的心思。要依臣拙见,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时间哪能说出谁可担当重任呢。更何况三位王爷都是人中龙凤,纵是说一句都能委以重任也不为过。”
皇帝眯着眼瞧他,随即朗声一笑,心道这小儿自从入朝为官之后还真是越发像他那个老谋深算的父亲了,明明听懂他在问什么,偏就装傻充愣不往那点子上答,怕是想着万一说出个太子人选来惹他不快,被他以朋党罪论处吧。
“唔,你说得也有道理。朕光顾着说自己的心绪,倒忘了你也是个孩子,还体会不到这做父亲的心呐。”
兜兜转转了一圈也无甚意思,不过好歹是瞧明白了这贺长影的伴君之道,皇帝心中有了数,摸了摸自个儿的胡子,就坡下驴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贺长影心里绷着的那根弦儿总算是松了:“臣愚钝。”
“去吧去吧,你也不必如此紧张,原就是闲聊,没什么事儿了。”
待皇帝终于说出这句话放他走,贺长影是一刻也不愿多待,拱手行礼,堪堪退了出去。
谁知刚一出御书房的门,迎面便碰上了昂首走过来的昭王薛琌。
“贺家哥哥!”
薛琌比他略略小些,人又机灵,每次见他便总是唤一句哥哥,亲热得紧。
可到底是君臣有别,王爷敢对臣子亲热,做臣子的却总不能顺着人家不识抬举。
贺长影顿住步子,仍以大礼拜对面的人:“微臣参见昭王殿下。”
“哥哥眼下可是父皇身边的红人,他老人家进来总说朝堂上的事情惹他烦心。可今儿这才下朝没多久,父皇便将你单独叫至书房陪伴,也不嫌乏累了,可见哥哥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也不一般啊。”
薛琌瞧着面前的人,眉眼舒展,勾唇深意一笑。
贺长影一时间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只是略微觉得阴阳怪气,便打着哈哈随口扯谎:“殿下言重了,臣不过能给圣上解个闷儿而已,若真说陪伴,到底还是您这为人子的在眼前更加叫他高兴。”
“我今日倒不是来见父皇,而是专程寻哥哥你的。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薛琌看了看他,敛了脸上的笑意,以手作了个“请”字,好似并不是在与他商量,而是告诉他非去不可了。
贺长影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心道这皇家父子今儿一个两个的都怎么了,偏偏攀着他这个对朝政无甚心思的闲人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侯爷的甜糕娘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