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巴达维亚(1/2)
第91章 巴达维亚
离开马六甲后不久,船队到了巽他海峡附近,短暂的进入过一段战斗航行的状态。
与菲律宾内海一样,巽他海峡作为目前荷兰人最重要的航道,也分布着众多的本地绿教海盗。
只是这些海盗很少袭击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巴达维亚懒得管他们。
巽他海盗占据了多座海峡岛屿作为前沿基地,他们活跃在苏门答腊岛复杂的港湾河汊中。
与加勒比海一样,巽他海盗的背后,也隐约出现了英国人的影子。曾经有一处海盗岛屿的领导层就是些英国人。
甚至有些从加勒比海远航东印度的前辈,也曾活跃在巽他海峡。
当然,在整个巽他海盗群体中,欧洲人的比例还是很小的,没有主导权。
过了巽他海峡,早晨太阳出来后不多时,船队便抵达了位于爪哇岛最西部的万丹港,
不过郑锦并没有下令去万丹港停靠,因为万丹距离巴达维亚已经很近了,
当天下午5点左右,郑锦终于率船队抵达了现在的东南亚经济中心、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城市,城池方圆大约5,6英里。
这里一开始时还只是篱笆圈起来的殖民地,但后来的总督范迪门将巴达维亚的城墙交给了一个叫杨昆的华人承建,
在巴达维亚的城墙终于修好后,杨昆也破产了。
或许是认识到了华人的好用,为了获得足够的华人,除了用高薪利诱外,巴达维亚还不惜使用武力。
东印度公司一直在逼迫周围苏丹国的华人移居巴达维亚,
来自万丹的中国商船,在离开时必须完成给巴达维亚输送人口的任务,否则就会扣押船上的水手。
为了对抗荷兰人,万丹苏丹甚至在国内出台死刑,华人如果离开万丹就会受到死刑的威胁……
库铂岛与昂鲁斯特岛是巴达维亚港外的两座小岛,都建有码头,外来商船的货物一般都卸载这两座岛上。
此时刚好库铂岛的码头有一个很多空位,在引水员的指导下,四艘大船缓缓靠了上去,很快便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港口管理人员登上船只,经行检查登记。
巴达维亚的船坞是用石头砌成的通海泊位,只是在泊位两侧有大型绞盘和撑杆,可以供船只侧倾露出龙骨。
为了方便防御,东印度公司商船队和海军基地均位于巴达维亚堡侧后方的运河河道上,海军基地要更加靠后一些。
荷兰人对基建的热情不亚于葡萄牙人,他们在巴达维亚挖掘了数条运河,以方便战舰运动和物流。
运河也有一定的排水功能,巴达维亚城地势低洼,周围有大片的沼泽地,先天地理条件其实并不好,
荷兰人在城市持之以恒地修建基础设施,这才有了巴达维亚城如今的规模。
一眼望去,城内伫立着数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城堡,
防御的核心,是海边的巴达维亚堡,这是一座四角的棱堡。
面向城市的两座尖角堡,分别是红宝石堡和珍珠堡,面向大海的是蓝宝石堡和钻石堡。
每座尖角堡,都有16门9磅半长炮,更重的长炮位于城堡的主体结构上。
所有想要进犯的敌人,只要看到这些坚固的堡垒和数不清的的火炮,都会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登记官离开后,郑锦总算是踏上了巴达维亚的陆地。
贩卖商品的事情自然会又专门的人去做,
他带来的不论是白砂糖,还是鹿皮、茶叶、硫磺等,都是些紧俏之物,在这个贸易中心根本不愁找不着买家。
在手下都在忙碌时,郑锦则打算好好体会一下荷兰在亚洲的这座都城。
巴达维亚的城门外,是景色宜人的种植园,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稻田,种植的全部是经济作物,粮食需要大量从外面进口。
部分华人在巴达维亚繁衍生育,散居各处,他们在此勤奋地经商和贸易,获得了令所有人羡慕的成功。
城墙内外,大约有5万各族百姓。
这个人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都不算多,许多城市的人口都远远超过巴达维亚城。
便是邻近的万丹城,人口也早就突破了10万,旁边荷兰人死敌马塔兰王国的都城人口更多,超过了20万。
但这毕竟是座新兴的殖民城市,能有这个规模已经很不错了。
漫步在巴达维亚城中,杉树、椰子树和香蕉树在道路两侧排列成行,郁郁葱葱,给城市的居民提供了纳凉的树荫。
雅加达河在巴达维亚城大部分街道穿流而过,颇有环绕全城之感,河附近集中了巴达维亚城大半的景点。
雅加达河两岸有许多设计周详、布置雅洁的果园和游乐场,果园与游乐场都有平整的条石建成的围墙。
这些富饶而美丽的果园大多属于华人,他们在这里精耕细作。在这些水果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山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老爹是郑成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