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2章 泉州湾海战(下)(1/2)
第82章 泉州湾海战(下)
在奋勇号击毁韩尚亮那艘座舰的主桅时,黄老三、黄安等人也颇有战果,满清那些小型战船基本瞬间击沉,剩下的大船也都冒起烟,
就算傻子都看得出,满清一方已是毫无胜算。
然而韩尚亮却抽出长剑来,猛的将一根长矛砍成两段,厉声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有再敢言降者,犹如此矛!”
韩尚亮原是明军降将,他身边的两位副将却都是正经的镶黄旗贵族,
但此时,这两位副将却互相偷偷看了对方一眼,随后突然暴起,出刀砍向韩尚亮,
韩尚亮哪能想到这两位镶黄旗贵族竟会反他?
原本他以为,就算全船的人都投降了,这两人也是不可能出问题的!
猝不及防之下,韩尚亮脖子中刀,鲜血瞬间喷涌而出,倒在了地上。
随后,这艘座舰便打出了白棋,其余的清军战船见此,也纷纷选择了投降。
郑锦有些郁闷,他都还没怎么发力,对面这怎么就投降了?
他将奋勇号与那艘座舰接舷,然后派了一队人警惕的登船,
“把韩尚亮带过来,我有几句话要审问他。”
登船的人很快就回报,“先锋韩尚已死,他不肯投降,被他们自己人杀了。”
随后,那两个八旗副将便被带到了郑锦面前,
这两人都是软骨头,在郑锦面前不断磕头饶命,令人颇为感慨,
当初满清八旗入关时,可真是骁勇之极,从来都是只有战死的而没用投降的,
因为那时的他们,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是来博取功名富贵的,与人交战完全不惜性命。
不过现在的八旗军官,日子都过得美滋滋的,成为了“穿鞋者”、人上人,心态自然发生了转变,骨头也随之变软了。
所以满清朝廷最大的优势,并非已腐化的八旗骑兵,而是坐拥广袤的江山土地,人力物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番审问后,郑锦得知泉州城仍有两万多守军,城头上还装了十多门大炮,粮食充足,可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当得知清军水师统帅韩尚亮已被世子所杀后,郑军上下全都感到颇为震惊,
不少人对郑锦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那个调皮捣蛋的少年上,
近两年听说他去了大员开垦荒地,偶尔见到,也确实沉稳了许多,但也就那样,并无太多感触,
直到此时乍闻“世子擒杀了清军提督”,众人这才恍惚间醒悟过来:世子确实已是今非昔比了!
当郑锦返回围头湾时,郑成功已下令全军收兵,只让信武等几个水师镇营继续乘势追击,
郑锦只好返回厦门港,然后向老爹进献了泉州提督韩尚亮的首级,
郑成功大喜,难得的当众夸赞了郑锦几句,然后让人将首级传阅全军,最后悬挂在了厦门城楼上。
郑锦问老爹:
“父亲,何不令我军乘势进攻泉州城,以拔出此眼中钉、肉中刺?”
郑成功道:
“泉州一时难以攻克,当务之急,要先逼退杀往白沙城的达素那一路兵马,然后增援海澄等县,再做打算。”
海澄县即月港所属的城县,郑成功多年来投注了相当多人力、物力,建造起来的坚固堡垒,一个拱卫厦门的重要据点,
更重要的是,海澄县城里更有数百万计军械粮饷。
此前郑军虽说名义上是几乎全部都撤回了厦门岛,但海澄县仍留了几百人在那里,由前冲镇镇帅黄梧把守。
海澄绝对不容有失,郑成功其实是有赌的成分在里面,
幸好他赌赢了,现在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赶紧往那里增兵了。
听到“海澄”二字时,郑锦脑海中有什么一闪而过,却又没用抓住,只好暂时置之不理,
他小声劝道:“增兵海澄、逼退达素所部,与乘势攻打泉州并不冲突……”
他话还没说完,郑成功便不耐烦的将手一摆,
“此事吾意已决,无需再说了!”
说完,郑成功便转头跟别的将领交待事情了,不再理会郑锦,
泉州城还有两万守军,军械粮食充足,在郑成功看来攻克的难度极大,所以不愿冒这个险。
郑锦满脸无奈的看了看一旁的谋臣潘庚钟,暗自叹了一声。
郑成功一旦认定了的事情,要想说服他改变思路,可真是比登天还难,对于这一点郑锦早有认识,现在算是再一次领略了。
这样的性格有好有坏,
好处是如果他认定的是对的,便不管有多么的困难,也会坚决的执行下去,
就如这复明抗清事业,局面何其艰难,若非有这种强大的意志在,如何能坚持得下去?
不过一旦郑成功所认定的事是错误的,那将会演变成灾难性的后果,
历史上的北伐南京之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老爹是郑成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