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国粹皮影 > 第三十二章 上个世纪的独白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二章 上个世纪的独白(1/2)

目录
好书推荐:

杨锦学钢琴自然是找徐熙学的,徐熙有多厉害,从大提琴到小提琴,再到钢琴以及国内民间的乐器,都没有她不会的。

她能够成为广播站的站长,真的是凭借实力说话。

传媒大学四朵金花,徐熙不能说是最优秀的,可一定是最有才华的。

而韩知世过这个生日,自然过得无比的舒心,在和杨锦分别的时候,踮起脚尖轻轻吻了一下他的额头。

别看杨锦和韩知世从小青梅竹马,可最亲密的动作便是拉手了。

无他,两人好像都没有对彼此表白,可这样的感觉就能够感受得到两人在谈恋爱。

人世间最幸福的一件事莫过于,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不用说,顺其自然的牵手,这就是幸福。

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世间的情情爱爱,绝大多数都是单相思,两情相悦真的很难,也许比你考清华北大还要难。

韩知世的生日结束以后,那么杨锦马上就要准备129世界大学生文化交流会的事情了,毕竟任务已经下达下来了。

他上报的节目就是皮影《白鹿原》这出戏,学校的领导自然也很惊喜,还亲自过来看了一趟他们的训练。

毕竟白鹿原可算是非常有名气的节目了,没有想到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竟然会白鹿原这出戏,反正他们是很期待的。

杨锦的阿爷在杨锦交代一天后,便把白鹿原的皮影让阿爸寄往了北京。

这皮影并不是现做的,而是阿爷的父亲,也就是杨锦的祖父,在1981年,逝世的前一年的时候做的那一套,一直放在三叔他们家。

杨河镇、杨河镇,绝大多数人都姓杨,也有少部分别的姓,比如韩知世,李二牛、张大毛什么的。

大家都基本上沾亲带故,谁家的谁谁谁也基本认识。

只要不是外出打工十多年,都认识。

杨锦拿到这套皮影的时候,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感,没法呀,八十年代的皮影,现在保存得依旧完好,除了有点显旧外,杨锦是非常中意的。

当然,显旧不是缺点,相反它是一个优点。

如果这皮影在八十后面加个零变成八百,那么它就是国宝,即便是现在,这套皮影也有资格保存在皮影艺术馆里面。

阿爷曾给陕西皮影博物馆捐赠了一百三十六套皮影,都是无价之宝。

而这批无价之宝最重要的是,都是坏了。

很多人会奇怪,坏了,不能够用的为什么要捐给博物馆,这是几个意思,就不知道弄几套好的放到博物馆里面,供来欣赏的人看看。

其实并不是,坏了的皮影到博物馆后,博物馆会派人修复,然后再让人欣赏。

陕西博物馆,本来就有很多皮影艺术工作者,他们也会尽全力的抢救那些已经不能用的皮影,就像有纪录片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

而阿爷为什么要捐烂的去,在阿爷认为,皮影制作出来,那么它的本分就是要上舞台的,如果一个皮影不能上舞台,那么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除了作为纪念品的皮影。

而阿爷捐献的皮影,那可是真正的古董,别看只有一百三十六套,可在喜欢皮影的人眼中,这全都是无价之宝,没办法用钱来衡量。

这些要是拿来珍藏,肯定倍有面儿。

可阿爷就是无偿的捐给了陕西皮影博物馆,无他,老爷子觉得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是比钱更珍贵的,那就是清高。

一名艺术家如果为了钱而折腰了,那么他就去掉了那个家字,他只能够称之为艺术者。

什么是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这就是大家。

当皮影社的人知道白鹿原这套皮影有四十年的历史的,都想摸不敢摸,就好像当初宿舍的三人见到孙猴子那套皮影的时候。

孙猴子那套皮影其实并不是杨锦爷爷的,是杨锦爷爷年轻的时候游历唐山的时候,一位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大师宋飞阿爷的。

阿爷当时也曾拜师学艺,算是他的半个徒弟,那位大师姓唐,已故近六十年了。

唐先生并没有将这《大闹天宫》这套皮影传给自己的儿子,主要是当时他的儿子对皮影完全不感兴趣,那个年代钱比较重要,所以他便下海经商。

唐先生也没有指望这个家伙能够传承他们唐氏的皮影,当阿爷去上门学艺的时候,唐先生感慨阿爷的天赋,教阿爷唐山皮影,传给了阿爷这套皮影,希望他能够将中国皮影发扬光大。

阿爷在三十到四十岁的那个时候,几乎就是在外面游历学习各个地方的皮影技术,想要集百家之长,创造新的能够迎合时代的皮影传来。

那也是四十多年前了,阿爷很少顾家,而和杨锦的奶奶也是聚少离多。

杨锦的奶奶也是贤良淑德,勤俭持家。

只是没办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在88年的时候也离世了,也让阿爷往后一直愧疚了三十多年。

那个年代没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国粹皮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