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章 一把辛酸泪(1/2)
夜色渐浓,月朗星稀。
养心殿上灯火通明却不见人影晃动,只有一片安静。
萧义琛像往常一样歪在榻上,手里拿着徐进刚送进宫来的折子,正看得十分专心。铁狐一身宫中的红衣,静静侍立于一侧。
“徐文升果然是有拜相之才啊。”
萧义琛啧啧称赞几句,晃了晃手中的折子:“无论笔墨文采还是治国方略,都深得朕心!内阁花了一个月拟出的税法改革草案,其中利弊及错漏之处皆被他一一指出,此人不能入朝为官司,实乃朝廷一大损失。”
铁狐淡然一笑:“皇上抬举他了。”
“哦?”
萧义琛天性多疑,无论宫内宫外,得能他信任之人极少,铁狐算是一个。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个女人向来精明能干,说话办事也极有分寸,因此多年来倍受器重,也是史无前例同时拥有‘秋嫔’和‘锦衣卫都指挥使’双重身份的人。
铁狐笑眼弯弯,朱唇轻启,说道:“徐进连中三元确实算是个人才。不过,我朝哪次秋闱不是人才辈出?那徐进再有本事,也不过是万千学子当中沧海一粟,若不是皇恩浩荡,他此时恐怕也只能回原籍苏州府躬耕了此余生,至多做个教书匠,哪里还有机会参与国家大事?是皇上给了他为朝廷效力的机会,他理应感恩戴德、殚精竭虑才对。”
这一大通彩虹屁,吹得皇帝神清气爽心情大好。
萧义琛这皇帝跟以往的帝王都不太一样。
他天生好武,精于骑射,是个急性子。当年在东宫做太子时便喜欢跟武将或者江湖侠士打交道,豪气直爽;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磨磨唧唧的文人。所以那时候他府上的幕僚多是侠士,极少跟朝中大臣亲近。
如今登基做了皇帝,他也仍是不喜欢跟大臣们打交道。
就说写奏折吧,有事说事不好吗?读书人喜欢引经据典的倒也没什么,但总是东拉西扯旁敲侧击的就很叫人烦躁。白白浪费时间看了一大片莫名其妙的文字、说了一堆典故,罗里吧嗦几千字过去了这才刚进入正题——老纸很忙的好伐?每天的奏折堆成小山一样,哪个有工夫看你们在这讲故事、吊书袋?!
但文人总是有文人的做事方法,你敢嫌他的文章冗长繁琐、他就敢嫌你这皇帝没文化。
萧义琛那小暴脾气,就在正式当上皇帝、打卡上班的头一天,就跟大臣们在朝堂上吵了起来。
虽说萧义琛读书并不在行,但至少也不是文盲啊!怎么说那也是前朝阁老张太傅教出来的学生。但是大臣有大臣的气节,文人以铁口直谏为美德,哪怕是皇帝做错了一点小事也一定要拿出来大说特说——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理直气壮。
萧义琛吵不过他们,气急了就动用廷杖打大臣。本以为打一顿包治百病、消灭各种不服,但没想到这些文人是真是骨头硬,就算被打得屁股开花下不了地,就算没办法上朝却也没闲着:骂皇帝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进宫里,趴在床上也能每天写一万字的战斗力,萧义琛算是服了。
于是皇帝一生气,就干脆罢了朝。
但他毕竟不是昏君,虽然不上朝,但是皇帝该做的工作、该批阅的奏折,一样也不能少。只不过办公地点换成了御书房或者养心殿,躲大臣们远远的——他讨厌开会讨厌上朝,更讨厌看那些老臣们的臭脸。
也不知是哪一朝起的头,大臣们说话或是写折子,说起事情来含沙射影拐弯抹角,但骂起皇帝来却从来都是直言不讳。萧义琛开始还跟他们对骂,但毕竟读书时没什么天份,到底是吃了知识面太窄、不够渊博的亏,无论当面吵还是拼笔头工夫,都是完败。
于是,在登基才不到两个月的新君建立的朝廷中,形成了一种很糟糕的风气:大臣们上班时见面打招呼,通常说的是“今天,你骂皇上了没有?”
萧义琛也想培养自己的亲信和党羽,然而在他接触或交往过的文人当中,最有才华、资质最好的就是徐进。当年,徐大才子可是顶着连中三元的学霸光环进京的,本以为有这样一个仕途一片光明的小伙伴便可以高枕无忧地对付那些唧唧歪歪的大臣们,可人算不如天算,徐进高中状元那一届居然出了科考舞弊案,被革去功名永不录用了。
太子好不容易熬成了皇帝,但是放眼望去,满朝大臣当中连一个当年的太子党也没有,全是横眉冷对、无比嫌弃的臭脸,萧义琛这皇帝真的是孤家寡人。
——人家当皇帝呼风唤雨,我这皇帝,唉,一把辛酸泪。
所以,铁狐这一番话真是说到萧义琛心里去了。
别看徐进摊上这种倒霉事,一辈子的前途大概是毁了,但他骨子里却跟朝中的文人也没什么两样:清高,恃才傲物。虽然他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但萧义琛每次让他办什么事,却总是别别扭扭的。毕竟人不在庙堂还要操着朝政的心,多少有点怨气。
然而铁狐现在是徐进的上司,有她这么精明的人在中间周旋,事情就会好办很多。当然,重点是铁狐比所有的大臣都更加了解皇帝,也知道他爱听什么。
同样一件事、同样一句话,萧义琛更愿意听铁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恶女朵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