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五章 想碰瓷儿?!你还嫩点!(1/2)
一大清早宫里就传话让萧义诚穿戴整齐进宫面君,出门时早饭都没来得及吃,然而直到现在都快中午了却也没个音讯。
显然皇帝对他出走很不满,锦衣卫把人跟丢了也很没面子,这是故意晾着他。
——幼稚。但至少说明这件事令你很生气,那就很令人高兴了。
萧义诚若无其事地看着被安排觐见的大臣们来来去去一波又一波,而他自己就像被全世界遗忘了一样,始终坐在养心殿外的偏殿里。他不急不躁地望着窗外那棵西府海棠,踏踏实实地坐着喝茶吃点心。
说实话宫里这茶真不怎么样,比年前父亲托人从西北送来的茶叶差远了。御膳房的糕点倒是还可以,就是过于甜腻了些,吃多了齁得慌。
萧义诚面无表情地又喝了口茶,打了个饱嗝。
这时,一位五十岁上下的老太监从外头进来,躬身施礼:“世子殿下,皇上宣您觐见。”
萧义诚‘哦’了一声,站起身,抖了抖糕点渣子:“走吧。”
对于这位新登基的皇兄萧义琛,萧义诚真是再了解不过了:生性多疑,小心眼又记仇,特别喜欢那种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优越感;好面子、讲排场,精于骑射,脑子也不笨,但若是说起玩手段、耍阴谋,比萧义诚还差一截。
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京城之内的萧义诚自从来京城的头一天起就心气不顺,倒也不是针对太子,而是立志要让他们父子反目——你让我们骨肉分离,那就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其实先帝对萧义诚还不错。不知不是因为拆散他们一家不得团聚而心有愧疚,先帝安排他住在宫外条件最优越的皇家别院,也是为了让他不必受宫里规矩的约束,尽可能给他最大限度的自由,平时享受的也是跟皇子一样的待遇。
本朝向来重文轻武,神童萧义诚不仅文采好,下棋也是一把好手。同样喜欢对弈的先帝对他十分偏爱,甚至胜过善骑射的太子萧义琛。
萧义诚对此心知肚明,在与先帝对弈或是闲聊时没少给太子埋雷。先帝只看他年纪小、童言无忌,哪里知道他心揣了多少鬼主意。所以谣言这种东西就是三人成虎,多了之后就像聚沙成塔,令先帝与太子的关系越来越僵,最后居然发展到了要废黜太子的地步。
储君乃是国本,按说哪朝要另立太子都是件不得了的头等大事,满朝大臣为此要争吵得天翻地覆,非闹个十天半月也不罢休。但我朝嘛,大概在史书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局面——大臣们一得知皇帝有另立太子的念头,立刻就开始着手从皇子中挑合适人选了,甚至完全没有打算再抢救一下的意思。
这不能说是萧义琛人品差、混得太臭,满朝上下居然连个说话有份量的太子党都没有,而只能说是萧义诚的本事实在太大,已经把太子‘烂泥扶不上墙的一介莽夫’形象树立得十分到位,在满朝文武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不过很可惜,萧义琛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就在先帝决心颁布废太子诏书的当晚,突然驾崩了。
这对萧义诚来说是个天灾,一夜之间朝廷换了新君,萧义琛大翻盘,转败为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哪。
——可那又怎么样呢?还是关小朵说得对,反正皇帝不敢杀我,我又比他年轻,熬也能把他熬死、气也能把他气死!只要我还在京城一日,你就还是别想有好日子过!咱们走着瞧。
萧义诚这么想着,拔了拔胸脯,竟是端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来,迈开大步进了养心殿。
这朝天子很神奇,萧义琛登基之后,几乎就没上过几次朝。据说那日在朝堂上,新君因为国政跟大臣们吵了一架:皇帝被几位老臣指着鼻子大骂了一顿,当场就翻脸赏了大臣们一顿廷杖。被打了屁股的大臣们并未屈服,继续跟皇帝讲道理、争吵不休,皇帝一张嘴显然吵不过他们,最后干脆一甩袖子,从此罢朝了。
这股破罐子破摔的劲头,萧义诚是有点服气的——你们都挑我毛病、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子不干了!
养心殿上横七竖八地摆着几张桌案,上面全是堆得如小山一样的奏折。大殿正中摆着张软榻,萧义琛随便穿了件便装歪在榻上,没穿鞋;手里拿着本折子,案头摆着笔墨等物,身边还站在着一位容貌姣好的妃嫔。
啧啧,这做派看起来真是跟个懒政的昏君极为接近了。
“皇上,宁王世子萧义诚殿下到了。”
引路的老太监到近前通禀一声,萧义琛眼皮也没抬一下:
“嗯。……来了?”
语气淡然而和缓,显得极为平易近人。
萧义诚是个多聪明的人,立刻倒地行君臣大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还是在萧义琛登基大典之后,两人头一次碰面。这段时间,萧义琛忙着收拾不断找碴、制造各种麻烦的大臣,萧义诚则是忙着计划跑路。短短的一个月过去,两人再次相见,谁都没想到对方的变化竟然会这么大。
萧义琛不过才三十出头的年纪,颌下一缕稀疏的胡须,眼前这副歪在软榻上的慵懒模样与之前判若两人,使他看起来完全不像个正值壮年、弓马娴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恶女朵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