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求贤令(1/2)
第十九章求贤令
开始杀人了!
先是董卓在洛阳召开了封赏大会之后,就把一些关东世家所扶持的官吏杀了个干干净净。
而后关东的袁汉麾下也是开始清理寒门弟子,使得所有的寒门官吏,不是在最底层就是逃跑。
(为方便区分,以后把刘虞所部成为刘汉,董卓称为董汉,关东世家称为袁汉。)
当刘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看向东方,那个位置是颍川,是袁汉的国都。
“没想到,由于我的出现,九品中正制竟然早出现了二十多年。”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现在袁汉把所有的寒门才子赶出了权力的圈子,基本上也就是九品中正制的雏形了。
转念一想,只要是把袁汉灭了之后,九品中正制也就永远不会出现了,对吧?
然后刘虞又从桌子上拿起来了另一册书简,上面有着过去几年洛阳周边所有的地方的粮食和灾害情况。
刘虞看着这份书简陷入了沉思,在书简上,赫然写着各个地方的灾害,瘟疫、鼠疫四处横行,还有这蝗虫也是铺天盖地,而粮食产出更是入不敷出。
然后他又看到了新的大司农魏攸呈递上来的各地书简,总结起来非常简单:缺粮。
幽州缺粮,并州缺粮,这两地本来就不是产粮区,最重要的是洛阳也缺粮。
现在已经四月了,各地都开始了春耕,但是依照现在这个情形,连春耕粮食都快没有了!
刘虞立即叫大司农手下的人来丞相府。并且把所有的积分都换成了玉米、土豆之类的粮食作物。
王三是大司农手下的一个普通的官吏,一直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本来在董卓时期,他没有一点名气,但是当刘虞当政时,他成为了大司农手下的头号人物。
现在他被叫道了丞相府上,来之前他还在想是什么事情,而且在想刘虞会不会像外界说的一样吃人。
但是当他看到刘虞在向他介绍着一些没见过的食物的时候,他已经顾不上其他了。
王三现在只想把这些可爱的农作物种到土地里面去,然后等到秋天的时候再收获更多的小可爱。
王三全神贯注的听着丞相给自己介绍着这些东西的习性。之后他就性质冲冲的跑回大司农署,准备相关事宜了。
刘虞见王三走后,心中的石头放下了。
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流行病的问题。
每逢大战之后,常有大病出现,这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成了常识。
所以早在第一场战争之后,刘虞就有建立一个医学院体系,既能防止瘟疫,又可以保护士兵,要知道每一个老兵都能抵得上三个新兵。
想到这些,刘虞也不再拖延,虽然知道这个时代的名医有张仲景和华佗,但是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只能自立更生了。
他立即找来丞相府的执刀笔吏,写下了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个丞相令:
要在洛阳召开医者大会,以寻求天下有能者。
刘虞一想,既然有医者大会,那就直接颁布一个求贤令吧。
然后刘虞就亲手写下了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诸子百工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
刘虞写完之后非常有负罪感,因为这本来是曹操写的求贤令,但是自己直接拿来用了,也不知道曹操以后会不会再发了。刘虞就这样邪恶的想着。
……
半月之后,在洛阳城郊的一个山村里,一位医者正在给村里人治病,有些人说他“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但是他也没有其他的作为,只是默默的给眼前的这个妇人看病。
直到后来他听说刘虞发布求贤令之后,他才有了神情上的变化:惊讶,然后喜极而泣。
他边哭边说:“我医家有救了,我医家有救了。”
给村里人看完病后,他就走了。
众人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把他叫做华老头。
……
在遥远的荆襄之地,一户农家。
丈夫拿着兵器正在跟妻子和儿子做着最后的告别。
“还望夫君平安早回。妾身在家等你回来。”
“夫人放心,忠此去短则一年,长则三载,必然回来。”
“还望爹爹早日回家。”一旁的儿子说。
那大汉摸了摸儿子的头,看着他虚弱的身子,心疼的对儿子说:“你在家好好的听母亲的话,我去去就回。”
说完他就强忍着泪水坐船北上了。他的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之我刘虞不是废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