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一章 十月十五(1/2)
第七十一章 十月十五
凌,曜帝三十二年冬,帝因病驾崩,其四子即位,改年号为轩。轩帝登基之日,封其兄为逍遥王,赐筱京以南三千里,临安以西两千里外之卫鸾城为其封地,令即刻起程归其藩地,若无宣召,不得回京。逍遥王携家眷前往卫鸾途中遇劫,此后下落不明。
轩帝登基三年,大凌上下国泰民安,呈现一派祥和之气。新帝杰出的外交政策使得南边一直对大凌国富饶的国土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商,居然签下了和平条约,约定五十年内绝不进犯;同时,岛国……芷,更是乐意与凌国建交,互通贸易,一时间大凌渔业农业迅速发展,国富民强,俨然成为了天地六国间,最强大的国家。
新帝登基后一系列安抚民心的举措,以及他在短期内便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失去曜帝的悲痛很快便从老百姓的心中慢慢淡去。人们爱戴这位年仅二十五岁,功绩却足以流芳万世的新皇帝,所有人都相信他会是一个带领凌国创造奇迹的贤君,于是百姓们悉心劳作的同时,期待着他们所信赖的新帝为这个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
凌轩帝三年秋,皇后巍氏诞下龙子,与此同时,江南农作大丰收。轩帝龙颜大悦,决定举国同庆三日,处处歌舞升平,好一派热闹景象。
临安,地处江南交通要道,作为凌国第二大经济、政治、军事枢纽,历来被称为“次都”,是一座地位仅次于首都筱京的繁华城池。加之南方的好山好水和如画风景,正值烟雨金秋的临安城,自是文人骚客想往聚集的地方。
三年前,临安城中最有名的烟花之地烟雨楼一夜间易主,从此江南最大的青楼更名换姓与它的新主人同名曰……“沁雪”。
“银河无浪,琼楼不暑。一点柔情如水。
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
波心沁雪,鸥边分雨。翦得荷花能楚。
天公煞自解风流,看得我、如何销汝。”(方岳《鹊桥仙》)。
和着玉箸敲打酒杯沿的节奏,嘈杂纷乱的人群中,一首诗款款由一个富有磁性的男声吟出。水目一扫,我瞟了一眼楼下聚集的众多年轻男子,其中有一人身着青兰色绸衫,举杯抬头,向我微微欠身。
“王公子真是好诗,”将面前的纱帘微微挑起,我向他点头回礼,“不过,将沁雪一介风尘女流喻为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实在是折煞小女子了。”
“沁雪姑娘此言差矣,姑娘的芳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王某虽为筱京人士,却早有心一睹姑娘芳颜。此次游学前来临安,终于得幸,于沁雪姑娘的生辰晚宴上赏得您超凡的琴艺和舞技,实觉惊艳。拙作一首,还望莫要玷污了姑娘这卓然高洁的气质才好。”
“呵呵呵,王公子您真是会说话……”我撑开檀香摺扇挡住微露的贝齿,“既然公子喜欢听沁雪抚琴,那么今晚,公子若不嫌弃,沁雪就再献上几曲……”
“多谢姑娘!王某惶恐……”
语毕,我转身准备离开设在沁雪楼二层正中的专属雅阁,整理了一下长长的拖在地上的裙摆,再朝楼下的那些……或是瘪着嘴巴朝王公子投去嫉妒的眼神,或是努力伸长脖子想要再多看我两眼的男人们……风情万种的笑了一笑,回到了我的香阁。
不错,我,公孙若雅,如今便是芳名响彻神州,足以号称“天下第一”的名妓沁雪。作为沁雪楼的主人及头牌,只在每单月初一、双月十五、除夕,还有我生日的当天晚上才会登台献艺,届时挑选一位“幸运儿”进入我的香阁。我并没有打着“卖艺不卖身”的名号,只是规定进入我香阁的男子如果能胜得过我,便可得到这副万人痴迷的躯体,不过理所当然的,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碰我一根汗毛……几乎没有人能比得过我,而侥幸胜出的那些……
“王某失礼了,”由丫头领入香阁,这个浑身散发着书生儒雅气息的男子深深一揖,“今日能踏入沁雪姑娘的闺房,王某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
“王公子您太客气了,”从屏风后走出,我伸手将挡住视线的额发缕到耳后,戴在手腕上的银铃清脆作响,惹的他心弦缭乱,“沁雪实在佩服王公子的文采,公子如今是在游学之中,想必遇上不少奇闻轶事吧?还望今日秉烛夜谈,能通过公子之口,了解这大千世界的奇妙之处。”
古筝明明就陈列在左手边的小炕上,我却偏偏要走到端坐房间正中圆桌边的王公子身边绕上一圈。被风花雪月熏陶的已经带有些成熟风韵的窈窕身姿,大片大片露在纱衣外的香肩玉肌,还有所到之处残留的沁脾馨香,我分明看到他面露贪婪之色,喉结很不自然的上下游动。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噢……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噢……却上心头。”
“好一首《月满西楼》,只是这中秋月圆之夜,姑娘为何要吟唱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公子若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