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86(1/2)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另一边,温瑜这些日子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无数人从四面八方涌入蒙阳,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务要处理。刚开始对于接纳灾民这件事县内官员大多都持反对态度,尤其是蒙阳本地派系的。就连梅鸿之杨醒这些外来人,也认为应该有条件的入住,筛选掉那些贫困的百姓,只放家底丰厚的人进来。温瑜摇头,这样还不如一个都不接纳呢。于是他先询问众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蒙阳现如今发展的怎么样。”
在场官员互相看了看,周纨率先开口,带着一丝骄傲道:“虽然比不上江南富饶地区,但在蜀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
温瑜点头:“没错,这点我也赞同,我们蒙阳现在的薪水是其他县里的两倍。本官虽然才来了一年,但距上次统计,蒙阳城里的人口已经从五千上涨到八千。能取得如此成绩,都是各位一同努力的结果。”
众人都露出笑容,是啊,他们蒙阳现在连乞丐都很少了,人人都有活做,只要努力一些就能过好日子,其他地方的姑娘们都想嫁过来。接着温瑜话锋一转:“但是,我认为,蒙阳走到这一步就到头了。”
在场官员都愣住了,怎么能说呢?蒙阳如今不是一切都在向上发展吗?温瑜解释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你们别忘了,蒙阳如此缺人不过是因为砖厂水泥厂造纸厂等产业先后成立,而且这些至少在现在都是只有蒙阳能生产。等过了几年,其他地方也发展起这几样了,我们还能有这么大的订单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但也有人不以为然:“那我们可以一直在蒙阳生产啊,不将代理权卖出去握在手里不就好了。”温瑜暗中叹气,最近实在是太顺了,以至于这些人怕是都忘了权贵二字怎么写,不说别的,小小的一个成都知府都能拿捏的温瑜没脾气,险些鱼死网破。这次是脱季卿的福保住了产业,但如果以后出现连吏部尚书都抗不下的人呢?
虽然手下脑子笨,但好歹忠心,他还是要一点点教:“就算是我们不卖,但你们可曾想过,如今蒙阳的人力如此珍贵,而且还有一直上涨的趋势,到时候成本太高,商贾们还是可能将工厂迁出去的。”说完他又拿起一个茶杯:“我举个例子,现在的蒙阳就想是这个茶杯,我们不断往里倒水,很快茶杯就满了,然后水溢出来全部浪费掉,若是不想这样,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梅鸿之最先回过神来,兴奋道:“大人是想将蒙阳从茶杯变成茶壶?”温瑜微笑点头,一个八千人的县城,放到现代怕是都没有村子大,这么点人这么小的地,你用什么去发展工业。别说古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如此发达,人口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温瑜之前一直想着如何扩大城市规模,刚好现在天赐良机,他不想再等了。
温瑜想要扩城,自然要跟上级报备,这种事情几乎折子一上交就被批复,要知道在古代除非是广州、西安等这些大都市,一般县城基本上是千年不扩建。很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必要。跟一般小说里写的不同,古代农民其实没那么想进城。穷人住不起,富农都有田地,即使是雇佣佃户了偶尔也要去看看,但是县城里到了晚上是禁止行走的,这个措施对于农民来说非常不利,因为一旦到了农忙的时候,时间上会跟县城的制度产生冲突。所以大部分都选择在村中安家,偶尔进城采买。
如今蒙阳竟然说要建新城,还说不用上面拨款,四川布政司的官员正被这次暴雨弄的头大如斗,这样稀奇又能增添功绩的事大家自然是喜闻乐见。温瑜拿到上级的回复,马上就开始着手准备。因着这次他不止是要修城,还要一步到位修上一条从蒙阳到彭县再到成都的水泥路。要知道蒙阳本来就离首府成都近,这些年发展不起来又一半原因都是道路崎岖众山环绕。等路修好了,蒙阳生产的产品就能直接从水泥路运送到成都,再卖往全国各地。虽然温瑜想法是好的,但如何实施还是个巨大的问题,现在县衙里确实财务非常宽裕,但想要靠这些钱修桥修路还是天方夜谭。
此事温瑜早就有成算,这些钱不用他出,自然有人送上门来。这不,他才把话放出去立刻就有人要来拜访。温瑜心中有数,他吩咐衙役,这段时间谁来找他都直接挡在外面。就在蒙阳城内商贾都惴惴不安之时,突然收到了温瑜的邀请信,信上说请他们到府上商谈要事。晚上众人来到县令府,这是才发现不止是蒙阳城本地商人,连彭县甚至蜀地之外的商户都被邀请了。
众人齐聚一堂,卫家家主卫凇看了看四周,不满道:“温大人此举是何意,按理来说给蒙阳本地修城修路,自然是应该由我们本地商人出头,怎么请了这么多外地的。”
养殖场负责人刘桂花不满卫凇的语气,反驳道:“卫老爷此言差异,修城这么大的事,单凭我们蒙阳的商户怕是难以承担,到时候修出来的尽是粗制滥造之物,怕是白白浪费银钱,我觉得温大人做的对。”如今养殖场越做越大,自从出了上次投毒的事情之后,刘桂花着手统一了管理,现在她这个负责人的身家不比其他人差多少,这全都依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明朝当县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