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8(1/2)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杨醒眼前一亮:“大人是想推广红砖的同时抬高青砖的价格?”
温瑜点头,以后红砖越是价格低廉,那么哪些自视身份并且有一定资产的人就越不会用。这就像是机械表和电子表,当时电子表生产出来的时候,人人都以为机械表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没想到当电子表普及之后,机械表反而更加昂贵起来。
攀比,是这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的东西。
温瑜又说道:“我是打算着,这手艺就不收钱了,让那些窑厂免费给我们提供一批红砖,然后把这批砖提供给这次遭灾的人,让他们自己拿去找工匠盖房子。”
周纨梅鸿之他们都很不解,梅鸿之先开口:“大人这又是何苦?这本就是大人的秘技,盈利也该官府盈利,就这样白白送给他们?”
温瑜摇头,郑重道:“众位大人,请记住你我首先是蒙阳的父母官,是蒙阳县衙的人,而县衙,从来就不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
众人被他说得羞窘,梅鸿之起身向温瑜鞠了一躬:“大人说的是,学生受教了。”
其实温瑜还有其他考量,现在的蒙阳百废待兴。虽然近来靠着竹鼠、冷吃兔这些小食在周围有些名气,一些老饕会来这里尝尝鲜,但总体来说还是一盘死水。
温瑜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这盘死水搅活。
首先就是让蒙阳这个名字走进大家视野,这次的红砖就是个好机会,如果顺利,还可以吸引一批商人来蒙阳采买谈生意。
其次,免费给那几户盖房子也是让他们做个广告。红砖价低,现在蒙阳百姓手里大多有点闲钱,只是不知道怎么花。有这几家的例子摆在眼前,一定会吸引其他一部分人修缮房子。到时候市场上流动资金多了,更能刺激消费。
说完众人就行动起来,温瑜叫来窑厂的负责人跟他说明情况,顶着他有些怀疑的眼神将技艺的要点大致说了一遍。其实也没改多少,只是参考现代工艺,再次对红砖的原料进行绞练、挤压、切割,使原料颗粒更加密集,水分更加均匀。
负责人毕恭毕敬的答道回去立刻就照做,温瑜觉得他大概是想歪了,以为官府在向他施压,也不解释,反正等成果出来再说也不迟。
作者有话要说: 1、关于房契
想让房契过户,必须得缴契税,这个规矩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到清朝末年,其中契税税率一直在变,明朝的时候大概在百分之五左右,再加上各种各样附加税,最多能占购房款的10%。也就是说,你花100万买了一套房,光过户可能就得花掉10万元……
为了省下这笔钱,古人买房往往并不过户,问题是过了户也不一定安全,古代政府没有电脑,档案管理异常混乱,极有可能把购房者留作备案的房契存根弄丢的。《名公书判清明集》里,房产纠纷俯拾皆是,史不绝书,把父母官搞得头大如斗。
2、关于红砖
红砖这个东西吧,颜色上是有忌讳,但只要你不是在皇城根底下用,大部分都不怎么管,考古就发现以前福建闽南等地大量使用红砖,主要还是工艺不成熟等原因,再加上我国古代青砖工艺实在太过逆天,这个东西就直到清朝晚期才发展起来。
晚上去看了大侦探皮卡丘,剧情没什么意思但整过程都被皮卡丘可达鸭萌得不要不要!小时候还一度认为皮卡丘是那种橡胶材质的,果然毛茸茸的更可爱啊!!!
第27章 县学
这厢红砖铸造还没有完成,那面县学又出了事。
今日一早就有衙役来找温瑜禀告,县学之中两派学子打了起来,一共伤了近十个人。而那些没受伤的也待在家中拒绝再来读书了,温瑜头大如斗。
明代县学最早规定设教谕一员、训导二员,皆纳入国家正式职官编制,享有俸禄。当然例如蒙阳这种下县教瑜肯定是没有的,只剩两位秀才出身的老训导给学子讲课和管理纪律。
县学校舍完全由各地官府主持兴建、维修。生员则于本地官员军民子弟中选考其端重俊秀者补充;其额,最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因都享受免费伙食待遇,故曰“廪生”;此后,随着求学者的日益增多,又令各学添设与其廪生等额的“增广”生员,正统后复增“附学”生员。
蒙阳本身地广人稀,读书风气不浓,离着成都府又近,但凡家里有些资产或者天赋高一些的学生,都选择去成都府求学。
剩下的都是些天资平平或者仗着家中有钱顽劣不堪的学子,这些人勉勉强强过了童子试,也没有更进一步的打算,来县学纯属是消磨时间的。
即使是这样来者不拒,蒙阳县学里一共也不到二十人,这次直接倒下一半多,温瑜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温琼现在虽不在县学里,但跟县学的一些人关系非常要好,温瑜就将他叫过来询问情况。
温琼近日看见温瑜就仿佛是老鼠见了猫,还以为是这几天他偷偷去看弄芙被大哥发现了,低头一副畏畏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明朝当县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