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8)章(1/1)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赵楚铮却是急着去见心上人了,虽然千叮咛万嘱咐了,诈死一事也实在太过凶险,保不齐小丫头就生气了。后来又急着回京料理贤王,他都几个月没见她了,想得发疯。
本以为永乐帝不过去西北胡闹,不多时便会回来,却不想人一去三年,不但在那边将国孝守完了,顺便彻底收复了西北各部,令其俯首称臣,大周版图再次扩大,而这不过是永乐帝在位期间一笔不大不小的功勋罢了。
满朝文武接二连三情愿,恭请皇上回京,甚至朝廷几个重臣亲自过来迎接,还有人求到孟长雄府上,请他出面规劝一二。孟大将军唯有苦笑,皇上留在这里自然有他的原因,说到底他侄女儿不走,皇帝也不走,又不敢说。
在永乐三年三月,皇帝终于准备回鸾,孟长雄也被封勇军侯,在京都赐了府邸。
虽然在西北窝着,永乐大帝一点都不得闲,没事西出玉门收拾收拾不安分的各部,闲着也是大江南北四处跑,网络了许多有志之士,高山隐士大能也叫他挖出来不少,全部被他收到麾下效力,他自己倒清闲的很。
唯一一点不好,太宠着小丫头了,带着她跑了几回,得知这次回京就只能嫁给他住进皇宫,死活不乐意跟他回去,这才耽搁至今。
还是孟夫人看不过去,逮着侄女好好教训了一顿,皇上恩典宠爱乃是天恩,万不可恃宠生娇,没了分寸,尤其已经是内定的皇后,不跟着回宫,陪着他们窝在西北作甚。
孟玉钗只是哭,实在舍不得,西北遥远,回去了今生或许再回不来。孟夫人也泪汪汪的,却也忍痛将侄女好好送走了。
国丧已过,永乐帝年满二十,回来便要亲政,大婚迫在眉睫,京中但凡有点名望、有适龄女儿的豪族贵戚,莫不心动,走路子往皇帝跟前凑。
然而,永乐帝回来拜祭过大行皇帝,除服后第一件事,却是赐婚。不是旁人,正是孟玉钗与自己,京中上下一惊,这孟玉钗乃是何人,细细一查访,哦,原来是勇军侯的侄女儿。与皇上青梅竹马,在西北朝夕相处好几年,比不得比不得,既然皇后之位争不过,以自家地位,求个妃位嫔位总不过分。
于是,各个家族双手拢袖,就安安分分等着皇帝大婚三月后选秀,却不想等啊等,什么都没等到,上书一问,好嘛,人家皇帝压根没选秀的意思,人就准备守着皇后过了。
大家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没指望。家里没心思的朝臣倒是洗洗睡了,揣着皇家亲戚梦的家族可等不了了,纷纷上书,这怎么行呢,三宫六院,只有皇后一个可怎么成?不成不成,这可太委屈陛下了。
结果上书奏请选秀的折子厚厚一沓,全部堆在墙角积灰,永乐大帝看都没看一眼。这条路走不通,有人往祁阳侯家使劲,当初那点辛密知道的人不少。
祁阳侯老神在在,他那外甥瞧着好说话,他却知道是个打定了主意,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主,说一不二的,哪里敢去碰那钉子。他家也有适龄女儿,不敢抱那指望,早早嫁了了事。
祁阳侯说不通,又去烦永乐帝,反正他们闲。谁知他们做好了长久作战的准备,人家不跟他们玩儿,永乐帝收拾收拾包裹,带着皇后就要往西北跑。
一众朝臣大惊失色,朝服来不及摘,听说皇帝跑了,撒丫子赶着去追。凤凰大街上,文武百官拔足狂奔,真是一景。
好容易在东城门上追上了平民打扮的脚底抹油二人组,众大臣老泪纵横,保证再不敢上废话折子,只求皇帝跟他们回去,不然岂不是要被御史言官戳着脊梁骨骂?不划算不划算。
皇帝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不能够,任你哭的涕泗横流,走,要走,一定得走!
众大臣没辙了,一眼瞄见皇后,您瞧着大太阳底下,您不热,皇后娘娘身子娇弱,中了暑不美,不若还是回去?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不想错过《朱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