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回到明朝当太后 > 77、光明学校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77、光明学校(1/2)

目录
好书推荐:

超多精品尽在

♂完♂

♂本♂

♂神♂

♂站♂

好在,好消息总还是有的。

冬月初一日,帝后再次出宫,这次去了城东黄华坊方家园胡同。

这里曾是方姓人家的菜园,称为方家园;只是世事变迁,逐渐寥落。

去年初皇后看中了这里,用三千两银子买下这一大片区域,进行了改造,将原来曲折的道路取直,在这里兴建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学校,专门收养在土木堡和京城保卫战中牺牲的未满十六岁的烈士遗孤。

景帝亲自赐名光明书院,并题写了校名。

毫无疑问,提议出自汪舜华。

在两场战役中牺牲的人员很多,即便一家只送一人进学,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明朝读书人的总数才多少?因此,普通兵士的孩子注定无缘,只有中低级将官的孩子能够入选,朝廷还先派人进行了初步的考核,确定孩子身体健康、性格聪明,确实有培养的价值。

这样下来,总共有差不多2万人入围,这是目前能做的极限。国子监极盛时,还不到这个数。

当然,禁军后人优于边将后人,轮宿京城跟随出征牺牲的子弟就真的很少了。

这年代,读书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义务教育,任重道远。

即便如此,这也实在是一件大事。去年初安排完后宫的事,汪舜华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这里,和景帝商量学生的范围、教师的配备、经费的拨付,和阮安等商量校舍的选址、建设。

景帝感其辛劳,劝她不要太辛苦,汪舜华道:“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只要万众归心,朝廷得人,我这点辛苦,又算什么?”

景帝搂紧了妻子。

但礼部上书胡濙提出来:“这样的大事,由皇后操办,不合适。”

大家都看出来,皇帝是想延揽人心,但毕竟改元初就提了出来,不是临时起意;而且怎么说也是好事,那就办吧。

但是不能让后宫主导,否则礼部、兵部主官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汪皇后的贤名已经够显赫了,再这样下去,不仅太上皇,甚至皇帝,也会被她覆盖。

这话胡濙当然不会说,景帝对皇后的爱重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胡濙还是进谏:“抚恤遗孤、延揽人才,这应该是朝廷做的,不应该是后宫女眷们做的,否则,臣等都要羞死了!”

胡濙德高望重,他一开口,后面的一溜儿赞成;景帝也就同意了。他也不想妻子太辛苦,何况交给礼部,经费的事自然就由户部去操心。

只是回宫见了汪舜华,有点不好说;汪舜华倒不介意:“我原来担心大臣们忙于朝政,顾不上这些,如今由他们接手,可算是放心了。”

景帝这才高兴起来。

光明书院是朝野关注的工程,胡濙等也不想被一个女人比下去,因此事情定下来,就开足马力;只是财政有困难,户部粮饷有困难,加上规模太大,因此花了差不多两年半才完成;如今孩子们已经出了孝,该入学了。

光明书院比照太学,因为主要面向青少年包括儿童,因此规格要低一些。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告慰烈士英灵,同时让随行的文武官员尤其禁军感恩戴德。

民心可用。

皇帝巡查这样的大事,事先自然会通知,孩子们也演练过;只是这些孩子都是低级武官家庭出身,真正接触这样多的大人物,有几个还是忍不住抖,太监开始呵斥,这下就不是一两个人抖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哭了。

景帝身边有好几个孩子,还是很有心得的,给为首的孩子搽了眼泪,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道:“我叫马大壮。”

景帝问:“几岁啦?”

马大壮回:“八岁。”

景帝恍然看到了幼年丧父的自己,摸着他的脸:“八岁是小男子汉,男子汉有泪不轻弹。”

马大壮立刻搽干了眼泪。

景帝道:“这就对了,你要像你爹爹一样,忠君爱民,保家卫国,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马大壮狠狠地点头。

景帝摸了摸他的脑袋。

于是开口说了几句,勉励大家好好读书,勤奋习武,安慰父兄在天之灵。

太监宣旨,赏赐了所有学子锦缎各一匹。

与此同时,汪舜华也从光明学校对面的芳嘉园出来。

汪舜华曾经想过给烈士的女儿也建设一所学校,但是没办法,现在经费有限,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何况她现在只是皇后,根基未稳,收买人心可以,但要和全世界作对,她还没那个能力。

但学校交由礼部以后,她的时间也就空了出来,于是跟景帝争取,如果烈士只有女儿,也允许选送一个由皇室抚养;当然,考虑到女孩儿离开母亲多有不便,因此只选择没有母亲或者确实家贫无法抚养的,这部分就很少,只有不到500人,毕竟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回到明朝当太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